一種有助於聽力殘疾者改善聽覺障礙的裝置。助聽器分為不可編程與可編程兩大類,後者的工作狀態及參數可用電腦軟體調整;按電子元器件分為類比電路及全數位電路兩種;按外觀可把助聽器分為非定制式與定制式,前者包括盒式、耳背式及通用耳內式等,後者有耳內式、半殼式、耳道式、迷你耳道式及隱形深耳道式;按輸出功率分為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及特大功率。除瞭常用的氣導助聽器外,還有骨導助聽器中耳植入式助聽器以及移頻式助聽器等。

  種類 有四種類型:①盒式。主機經一根導線連接耳機插入外耳道內使用,因體積較大,可裝置多種功能調節開關,提供較好的聲學性能,並易制成大功率型。②眼鏡式。同時能滿足屈光不正和耳聾患者的需要。將普通眼鏡的一隻腿末端與耳背式助聽器連接在一起,便於維修和更換。本型助聽器除用於氣傳導方式外,也最適於制成骨導助聽器。③耳背式。形似香蕉曲度,伏於耳後,一般長約4~5厘米。受話器開口與一硬質塑料管制成的導聲鉤連接,把它掛在耳廓上緣根部,鉤經軟塑料管和耳塞放進耳甲腔及耳道口。④耳內式。包括耳道式,最微型的一類,既可按人的外耳道和耳甲腔翻模定制,也可制成幾種標準型再連接定做的外耳道耳塞。後三種類型助聽器均戴在耳及其外周附近,因此統稱為耳級助聽器

  為訓練聾兒有專用的集體助聽器。其中,無線式助聽器或語言訓練器,分為調頻(FM)助聽器和紅外助聽器兩種。患兒將其掛在胸前,而老師或父母身佩發射裝置(如無線話筒)進行教學或對話,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可以自由活動。另外,還有一種便攜式或臺式助聽器(又稱聽覺語言訓練器),雖然體積較大,但頻帶較寬,功能齊全,而且功率較大,適合學生在傢庭和課堂中接受聽覺語言訓練用。有的還附帶裝有骨導振動器,放置在手腕上對極重耳聾兒童發展口語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選配原則 ①失聰患者需經過醫治(或手術)無效的,病變已完全穩定。而遺傳性緩慢進行的聽力障礙患者應慎用助聽器,最好應在聽力學專傢指導下配用。②以氣導助聽器為宜。但雙耳嚴重的外耳道炎、中耳炎流膿不止、雙外耳道完全閉鎖者,考慮用骨導式助聽器。③選配前應作純音聽力測試。對感音神經性患者,應盡可能測試閾上功能或語言測聽,以判定效果。④使用者提供2~3周試用期。使患者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調試。⑤條件許可時,為聽力損失90分貝以下患者先選用耳級助聽器,而對90分貝以上的可考慮用盒式助聽器。⑥一隻耳使用助聽器即可解除聽話困難,但雙耳助聽已成發展趨勢,為聾兒語言康復應推廣雙耳助聽。

  適應證 ①據純音聽力圖語言頻率平均損失計算。閾值在0~30分貝者無需使用助聽器;30~45分貝者屬可用可不用者,據情決定選配;45~90分貝應配用,多數能獲得滿意效果;90~110分貝的效果欠佳,但對嬰幼兒童宜在2~3歲前使用大功率助聽器,對發展口語能力有重要意義。②自幼為聾啞人,即便其聽力為55~70分貝,而年齡超過8~12歲再開始使用助聽器者多數不會獲得滿意效果。最遲應在5、6歲前使用助聽器才能取得效果。③若雙耳損失一致,動態范圍相近,雙耳助聽效果最好。④雙耳聽力損失差異大於30分貝,應用一耳助聽器,可為語言辨別率高和動態范圍大的一側配戴。⑤一耳聽力損失小於40分貝,而另一耳為60~70分貝左右應為後者配用。⑥一耳聽力損失60~70分貝,而另一耳聽力損失遠大於此值,應為前者配用。⑦若雙耳聽力曲線起伏不一致,應為較平坦一側配用。⑧老年聾噪聲聾藥物中毒性聾等重振現象陽性患者,以內耳毛細胞病變損害為主,響度變化的忍耐度減低,宜使用帶有AGC(或AVC、ARC)及PC裝置的助聽器。⑨長期反復發作的功能性聾癔病聾神經官能癥耳聾)使用助聽器效果較好。⑩雙耳全聾者,患兒在1、2歲前使用大功率助聽器,采用全面交往法有助於發展語言交際能力。⑪一耳全聾,另一耳正常,可使用“對側信號交聯式”助聽器,即在全聾耳上配戴助聽器的傳聲器,而受話器則使聲音導入健耳,有助於收聽壞耳一側來的聲信號。⑫雙耳聽力損失達到70分貝以上時,應當配用雙耳耳級助聽器。為避免引起反饋嘯叫,有些國傢使用所謂雙耳對側交聯式助聽器。

  助聽器對語言聽力康復的意義 應盡早發現耳聾,在2歲前確定兒童的聽損水平,最好在半歲前堅持使用助聽器放大設備,立即開始長期的聲音刺激,進行不懈的聽覺訓練和語言訓練,促使大腦聽覺中樞和語言中樞得到充分發育。一般經過幾年,乃至十幾年的訓練,對聽力損失60~70分貝的聾童可以完全通過聽覺通路,發展口語交往能力;而對聽力損失達90分貝的則需要結合視覺和觸覺通路建立講話能力。他們之中許多人能讀普通中學、大學課程,有的能以優異成績獲得學位。各式助聽器或聽覺語言訓練器使用及時、得當,幾乎可以使半數或2/3的聾童擺脫聾啞狀態,這在許多科技發達國傢已成為現實。老人配戴助聽器初期多數效果不滿意,需要有專門的訓練和指導才能達到聽覺康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