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的中性粒子,自旋量子數為ħ/2,靜止品質幾乎為零,(小於1 電子伏),在通常情況下幾乎以光速運動。中微子不參與電磁相互作用和強相互作用,但參與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粒子中,中微子是與物質相互作用強度最弱的粒子,因此探測中微子極為困難。1930年底,W.泡利為瞭解釋β衰變的能量與動量守恆問題,假設該反應過程的末態可能存在某種未知的電中性粒子。1933年底E.費米基於這一假設建立瞭描述弱相互作用的低能有效理論,並把該未知粒子命名為中中微子。1956年美國物理學傢F.萊因斯及C.L.科恩首先探測到核反應堆中產生的反電子中微子的稀有俘獲事例。1958年M.高德哈伯等人發現反中微子的自旋始終與運動方向相同(右手螺旋度),而中微子的自旋與運動方向相反(左手螺旋度)。1962年L.M.萊德曼、M.施瓦茨和J.施泰因貝格爾在實驗上正式確定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中微子:電子中微子νe(ve)和μ 子中微子νμ(vμ)。2000年在費米實驗室又發現瞭與τ輕子相對應的中微子ντ(vτ)。和誇克與帶電輕子一樣,中微子也存在三種不同的類型。近年的太陽、大氣、核反應堆和加速器中微子振蕩實驗令人信服地表明,中微子具有微小的靜止質量而且不同類型的中微子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目前尚不清楚中微子究竟是狄拉克粒子還是馬約納拉粒子,也不清楚中微子質量起源和味混合的動力學機制。中微子在宇宙的演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微子天文學的發展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