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朝陵墓大型模印磚畫。由多塊模印磚拼鑲而成,表現魏晉之際玄學清談、避世隱逸的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鹹和榮啟期(見圖)。榮啟期,春秋高士,傳說嘗行於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同一題材的畫像磚墓共發現4座,分別是南京西善橋宮山墓(1960年發掘)、江蘇丹陽鶴仙坳墓(1965年發掘)、丹陽建山金傢村墓(1968年發掘)和丹陽胡橋吳傢村墓(1968年發掘)。南京西善橋墓模印畫像人物分置於墓室南北兩壁,每壁4人,為高80厘米、總長240厘米的長卷式畫面。人物各自獨立成畫,旁有人名榜題,人物之間隔以樹木,是同一題材磚畫中保存最完好的標準畫像。丹陽地區南朝墓中的磚畫在拼砌過程中圖像位置與人名榜題均有不同程度錯亂。

  竹林七賢是東晉南朝士人特別標榜推舉的人物,他們的事跡見述於時人傳論,他們的形象也成為繪畫中的常見題材。東晉南朝的戴逵、顧愷之、史道碩、陸探微等著名畫傢都曾以七賢入畫,南齊宮廷中並繪有竹林七賢壁畫。這類題材的磚畫多次發現於南朝王侯大墓中,表明七賢在南朝士人心目中的地位。磚畫的粉本或可能出自東晉南朝的名畫傢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