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傢經典之一。原為《禮記》的一篇,宋代把它和《禮記》中的《大學》獨立出來,同《論語》、《孟子》一起稱為四書

《中庸》(明刻本)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傢》中認為,,《中庸》是孔子之孫子思所作,東漢著名經學傢鄭玄也持此說。南宋的朱熹更明確地認為,《中庸》是子思恐儒學失其真傳而於曾子之後述孔子等聖人的思想而作。有人對此提出種種質疑。近來也有學者根據《史記》所說,並引《荀子·非十二子》中批判思孟學派的言論為旁證,肯定《中庸》為子思所作,隻是現流行的《中庸》文本中有後人增補的文字內容。《中庸》現有《禮記》本和《四書章句集註·中庸章句》本。

  《中庸》一書總結和發揮瞭孔子以來的儒學道德哲學和方法論。它認為,人的本性是天賦的,遵循天賦本性而行便是人道,研究和學習人道就是教化。它以“”為宇宙萬物的本原。認為“誠”即是天之道,是萬物的自身,不誠則無物。它從“天人合一”的意義上把“至誠”作為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認為隻有天下達到瞭“至誠”,才可謂窮盡其性;能窮盡其性,就能窮盡人之性;能窮盡人之性,就能窮盡萬物之性;能窮盡萬物之性,就能輔助天地的變化和生育;能輔助天地的變化生育,就可以與天地相配合瞭。《中庸》闡述瞭“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要求人們努力追求達到“和而不流”、“中立不倚”、“居上不驕”、“為下不倍”。經過長期的道德修養,一切行為若皆能符合中道,即為君子和聖人。《中庸》繼承瞭孔子的仁學思想,並多有發揮。它認為,仁的本質就是人道,而孝親父母是其關鍵;義的本質就是正確的行為規范,尊重人即是其關鍵。由孝親父母推及其他人的差別、尊重人和有德人的等次,禮便產生於其中。它以“智、仁、勇”為通行天下的美德,要求人們在處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諸關系中實行智、仁、勇三德,並以此作為修身、治人、治天下國傢的基本所在。它還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方法,要求人們在德行修養過程中既尊重固有的德性,又重視學問的積累,既推致廣大又極盡精微,既高明張揚又中庸悠雅。經過韓愈、李翱和兩宋理學傢的推崇,《中庸》在中國儒學思想演變的歷史上產生瞭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