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傳統藥物。主要來源於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及部分化學、生物製品藥。中藥的應用在中國已有幾千年歷史,然而中藥一詞出現較晚。自西方醫學傳入中國後,為瞭區分兩種醫藥學始有中醫、中藥之稱。長期以來習慣將本草作為中藥的代名詞。“本草”一詞始見於《漢書·平帝紀》。五代韓保昇認為:“按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直雲本草者,為諸藥中草類最多也。”故歷來有“諸藥以草為本”的說法。現已逐漸將本草、草藥、中草藥統稱為中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本草學已發展成為中醫學中的一門分支學科——中藥學,包括中藥藥理學、中成藥學、中藥栽培學、中藥藥材學、中藥炮制學、中藥制劑學、中藥化學等分支。中藥學主要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各種中藥的來源、采制、性能、功效及應用等。

  發展簡史 中國歷史上有“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瞭古人在與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發現藥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即醫藥起源於生產勞動。隨著生產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對藥物的需要和認識都不斷增加。藥材由野生逐步發展到人工栽培,藥物品類也由植物藥、動物藥發展到礦物藥及人工制品藥。傳播中藥知識的方式也由早期的口耳相傳發展到文字記載。

  先秦時期的藥物知識散見於各種文獻,醫方書(如《五十二病方》)中也間或記載藥物形態。漢代的《神農本草經》總結瞭秦漢以前的藥物理論和經驗,托名傳說中的醫藥始祖神農撰,全書三卷,序例簡要賅備地記述瞭四氣五味、有毒無毒、配伍法度、服藥方法、產地采集、真偽辨別、劑型劑量等。各論載藥365種,按功效及毒性不同三品分類,每味藥物涉及藥名、氣味、功效、主治等內容,所載藥物大多樸實有驗,至今尚為臨床所習用。《神農本草經》為中國本草發展的基礎,此後以該書為內核進行補訂,形成瞭中醫本草的主脈。藥品的數量逐漸增長,到《本草綱目》,已載藥1 892種。漢魏時的早期本草,其內容均以性味功效為主,重在臨床用藥。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經集註》以後,藥學研究重點轉向藥物的種類鑒別和生產等方面。唐宋兩代先後進行瞭全國性藥物調查,匯輯當代醫學傢、藥農和民間用藥、辨藥經驗。唐顯慶四年(659)完成瞭世界第一部藥典性本草的編修工作,由蘇敬、李等人集體撰成《新修本草》一書。金元時期,《內經》中的藥理原則與實際用藥相結合,促進瞭中藥理論體系化,藥學研究的重點轉移到理論探討。明代李時珍把用藥、辨藥、藥理糅合起來進行研究,把中國本草發展推向高峰。明清時期藥學普及著作日漸增多。為瞭擺脫金元藥理某些程式化的束縛,藥學研究中出現瞭尊經(《神農本草經》)崇古的思潮,更多地註意返本求真,吸收早期樸素的用藥經驗。

  中藥的分類法眾多。常用的是藥物自然屬性分類法和藥物功效分類法,還有按藥性、按作用於臟腑經絡的部位、按藥用部位、按化學成分、按藥名首字筆畫的分類法等。最早的三品分類(簡單的功效分類法)首見於《神農本草經》。從南北朝《本草經集註》開始,按藥物的自然屬性(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谷等)分類盛行,為此後主要本草文獻所采用。該書“諸病通用藥”以病名類藥,為臨床用藥提供瞭方便。藥物分類思想常影響到具體藥物的歸屬或各類藥物的編排順序。如陶弘景受道傢煉丹服石影響,把礦物藥置於前,李時珍《本草綱目》按“從微至巨”、“從賤至貴”編排各類藥,並認為人是最高貴的,故置“人部”為末。金元以後,藥物分類已具備按藥物性質(性味)、作用(功能主治)、作用部位(臟腑經絡)、作用趨勢(升降浮沉)、作用強度(猛將、次將)、藥用部位(根莖花果)及所治疾病等多種分類法。《本草綱目》的二級分類(按自然屬性)在古代最受重視,科學性較強。

  此外,圍繞著藥物的采種制用和理論探討,還形成瞭許多專項研究(現代已發展成為中藥的分支學科),出現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專著,如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論》是炮制學奠基之作,明代李中立的《本草原始》是藥材鑒定的代表作等。用藥的種類和出產范圍的不同,又導致瞭一些新的中藥分支學科或專著的出現,如食物療法就是選取兼有藥、食功用的物品用於保健醫療。唐代孟詵《食療本草》、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等都是食療名著。地方本草專門反映某一局部區域出產或集散的藥品,五代李珣《南海藥譜》(即《海藥本草》)、宋代王介《履巉巖本草》、明代蘭茂《滇南本草》均為其佳作。在特定時代條件影響下,會出現一些別具一格的藥學著作。明代災荒頻仍,尋求代食品的著作應運而生,如明代朱蚙的《救荒本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各地積極進行瞭本草文獻的整理、輯復、校刊、考證工作,並陸續出版瞭《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註》、《新修本草》(殘卷)及《本草備要》等逾百種本草專著,對中藥學的全面繼承和發掘、研究具有意義。近年湧現的本草新著,從各個角度將本草學提高到新水平。其中最能反映當代本草學術成就的有各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藥志》、《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詞典》、《原色中國本草圖鑒》、《中華本草》等。政府先後三次組織進行全國性藥源普查,使中藥總數達到12 800餘種。中藥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及中藥藥劑學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為確立藥物來源、鑒別藥材真偽、闡明作用機理、總結治療作用等提供瞭科學依據。當代各種中藥科研、教學、生產機構的建立,標志著中藥學在中國的蓬勃發展。

  產地與采集 中藥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豐富蘊藏量,全國已開發的有12 807種,常用品種有600餘種,品種之多,數量之大,居世界首位。中藥(包括藥材及中成藥)除滿足國內需要外,已出口到80多個國傢和地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藥材的生產十分重視產地,中醫用藥講究道地藥材。唐宋以來,習慣將具有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豐富、炮制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色的中藥材稱為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在常用藥物中,如四川的川芎、黃連、附子、貝母,江蘇的薄荷、蒼術,東北的人參、細辛、五味子,廣東的砂仁、陳皮,雲南的三七、茯苓,河南的地黃、牛膝、山藥,山東的阿膠,浙江的貝母,甘肅的當歸,寧夏的枸杞,青海的大黃,內蒙古的黃芪,山西的黨參等,自古以來都被稱為道地藥材,沿用至今,對於保證中藥的質量和療效至關重要。隨著醫藥事業的發展,各種道地藥材的生產已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在確保原有品種的質量和療效的前提下進行新品引種或馴養,成為解決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國傢按國際科學規范管理標準(GAP)建立新的藥材生產基地,必將推動中國道地藥材生產的發展。

  中藥的采收是中藥材生產加工的重要環節。由於藥用植物在其生長發育的不同階段,成分及含量亦不盡相同,藥物的療效與毒副作用也各異。如人參中的皂苷以8月份含量最高,麻黃中生物堿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時蘆丁含量最高。適時采收對保證藥效、降低毒副作用非常重要。一般全草類藥材多在枝葉茂盛、花朵初開時采集,如益母草、豨薟草、紫蘇等;葉類藥材通常在花蕾將放或盛開時采收,如荷葉、大青葉、枇杷葉等;花類藥材一般在含苞未放時采摘花蕾,如金銀花、槐花、厚樸花等;果實、種子類藥材大多在成熟時采摘,如栝樓、馬兜鈴、檳榔及蓮子、沙苑子、菟絲子等;根及根莖類藥材以秋末或春初,即二、八月采收為佳,如天麻、蒼術、玉竹等;樹皮類藥材多在春夏之間采剝為好,如黃柏、秦皮、杜仲等;根皮類藥材以春秋采剝為好,如地骨皮、桑白皮、椿根皮等。動物藥根據生長活動季節捕捉采集,如鹿茸應選擇3~6歲健壯的梅花鹿,於清明節後45~50天之間鋸頭茬茸,有兩叉者稱二杠的鹿茸質量最好;石決明、牡蠣、蛤殼等貝殼類藥材多在夏秋季捕采,此時生長旺盛、鈣質充足,藥效最佳;蟾酥應在春秋兩季采收,此時容易捕捉、腺液充足,質量最佳;蠍子、蜈蚣、土鱉蟲等蟲類藥材大多在夏秋季節生長旺盛時捕捉;桑螵蛸、露蜂房多在秋季卵鞘、蜂窠形成後采集;蛇蛻為黑眉錦蛇、錦蛇、烏梢蛇等多種蛇類蛻下的皮膜,因其反復蛻皮,故全年均可采收,唯三四月份最多。礦物類藥材全年皆可采收,不拘時間,擇優選采即可。

  理論和應用 中藥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及應用形式。它是以中醫學理論為基礎,以藥物作用於人體所產生的治療效果為依據,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中藥的治療作用為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復臟腑經絡的正常生理功能,糾正陰陽氣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現象。中藥之所以能治病,由其自身的特性(藥性)所決定。中藥的藥性主要有四氣(寒熱溫涼)、五味(酸苦甘辛咸)及升降浮沉、歸經、毒性等。寒涼藥分別具有清熱降火、涼血解毒、瀉熱通便、清熱利水、清化熱痰、清心開竅、涼肝熄風等作用;溫熱藥分別具有溫中散寒、溫肺化飲、暖肝散寒、補火助陽、溫陽利水、溫通經絡、引火歸原、回陽救逆等作用。辛味藥多有發散解表,行氣活血的作用;甘味藥多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及緩急止痛的作用;苦味藥多有清熱泄火、泄降逆氣、通瀉大便、燥濕堅陰等作用;咸味藥多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酸味藥多有收斂固澀等作用。升浮藥能上行向外,有升陽舉陷、解散表邪、透發麻疹、托毒排膿、湧吐、開竅、散寒等作用;沉降藥能下行向裡,有瀉下通便、清熱降火、利水消腫、重鎮安神、潛陽熄風、消積導滯、降逆止嘔、止呃、平喘、收斂固澀等作用。歸經理論將藥物的作用與人體的臟腑經絡密切聯系起來,用以說明藥物作用對機體某部分的選擇性,為臨床辨證用藥提供依據。毒性是用以反映藥物安全程度的性能。由於同歸一經的藥物有寒熱溫涼不同屬性,又有酸苦甘辛咸五味不同的區分,還有升降沉浮的不同趨向及毒副作用大小等不同特點,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療作用。藥性的不同組合是構成藥物作用千差萬別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須將藥物的各種藥性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分析,才能準確地掌握藥效,有針對性地選擇使用藥物。

  為瞭安全有效地應用中藥,還必須掌握中藥的配伍、禁忌、劑量、服法以及調劑等基本知識。中藥配伍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藥性的不同特點,有選擇地將一種以上藥物合在一起使用。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飲食禁忌和證候禁忌。中藥劑量指臨床用藥的分量,包括單味藥及中成藥成人一日量,也包括方劑中每味藥物之間的比例用量。劑量的大小根據藥物的性質、劑型、配伍,患者年齡、體質、病情及季節變化等多種因素確定。

  研究內容和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中藥材的生產在普查藥源的基礎上,廣泛開展南藥北種、北藥南移、變野生為傢種傢養、引種馴化等方面的工作,使中藥材年產量大幅度提高,基本保證瞭藥材的穩定供應。例如,天麻引種成功改變瞭“天生之麻”的野生狀態,人參、三七、木香、黃連、附子、砂仁、澤瀉、延胡索、山茱萸、枸杞、地黃、當歸、大黃、薄荷等地區藥材引種成功,鹿茸由野生砍茸到傢養傢放鋸茸,麝香、牛黃、淡水珍珠的人工培育,土鱉蟲、蠍子、蜈蚣、蛤蚧、白花蛇、穿山甲、海馬等養殖成功,均使產量大大提高。越南的玉桂,印尼、泰國的白豆蔻,美國的花旗參(西洋參),西班牙的西紅花等多種進口藥材在中國引種都獲得成功。通過多次普查還發現瞭過去認為中國不產的兒茶樹、訶子樹、胡黃連、蓽茇、馬錢子、龍血樹、安息香等,以及人工合成牛黃、麝香酮等的生產,都極大地擴充瞭藥源。

  中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藥材生產方面,在繼承中藥材傳統生產經驗的同時加強良種選育,如同位素照射育種、生物工程、雜交優勢等方面的研究。對引種成功的地道藥材開展栽培技術的研究,包括栽培品種的地理分佈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生態環境和人工條件對栽培品種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影響等。加強對甘草、黃芩、防風、知母、柴胡、豬苓等需要量大的野生藥材及20多種進口藥材引種栽培、防止種子退化的研究,加強新的資源調查及開發工作。

  在炮制技術方面,以傳統方法與現代科學相結合為基礎進一步研究炮制的機理、炮制品規格的質量標準,並逐步統一各地區同種炮制方法的輔料規格和用量及操作方法,制定全國統一的炮制品規格質量標準。還需研究將現代化技術機械設備和手段如電子、紅外線自動化、太陽能應用到洗藥、切藥、炒藥、烘幹、包裝等方面,使飲片加工逐步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以提高飲片加工生產的水平。

  在中成藥生產方面已基本形成工業體系。經衛生部對全國7 000多種中成藥進行整頓,中成藥生產逐步走向正規。除生產傳統的中成藥外,繼續開發研制新產品,如冠心蘇合香丸、清開靈、消栓再造丸、復方丹參註射液等。中成藥生產的發展方向是在繼承傳統中藥制劑精華的同時,研究經方、驗方、秘方、單方,從中篩選出療效確切的中成藥及其方劑;對危害人類健康的心、腦血管疾病以及癌癥、艾滋病等開展新藥研制工作,將復方研究、有效藥物篩選與理化研究、臨床研究、劑型改革等結合起來,註重藥物的速效、高效和長效,多生產劑量小、毒副作用小及服用、攜帶、儲藏方便的中成藥。重視生產設備、工藝的改進更新以及嚴格車間凈化、滅菌、包裝等技術環節,使中藥制劑工業朝著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方向發展。

  中藥鑒定的研究工作,在充分發揮中藥來源、性狀、顯微、理化等鑒定方法作用的同時,為逐步采用薄層、高壓液相、氣相層析法、核磁共振和質譜法、電子顯微鏡和電鏡掃描、薄層掃描、細胞染色體組形、帶形排列等先進的鑒別技術和方法創造條件,使中藥鑒定方法逐步達到分子細胞水平,以確保鑒定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