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末軍閥。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周口西南)人。袁紹從弟。自曾祖父起四世五人位居三公。舉孝廉,除郎中,累遷至虎賁中郎將、後將軍。避董卓之禍,由京師洛陽出奔南陽,割據其地。南陽戶口數百萬,手工業、商業發達,袁術征斂無度,百姓苦之。對袁紹充當關東牧守的盟主不服,遠交幽州公孫瓚,而袁紹也聯絡荊州牧劉表以牽制袁術。初平四年(193)袁術進軍陳留,與曹操交戰正酣,劉表從襄陽進逼其根據地南陽,袁術被曹操擊敗,向襄邑(今河南睢縣)、寧陵((今河南寧陵東南)一帶退卻。至揚州九江郡,趕走刺史陳溫,自領其州,治壽春。袁術自負出身,以為海內鼎沸,乃英雄有為之時,不顧部下反對,於建安二年(197)在壽春稱帝。其後先為呂佈所破,後為曹操所敗。在其統治下,“士卒凍餒,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建安四年,袁術資實耗盡、眾叛親離,想前往青州投靠袁紹長子袁譚,又怕曹操邀擊,憤慚嘔血而死。袁術一生,被後代史傢評為“無毫芒之功,纖介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