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山地的主幹。走向為北北東,北起宜蘭平原東南側蘇澳島,南至恒春半島南端鵝鑾鼻,長約330~340千米。東坡陡峻,西坡相對和緩,山脊帶有許多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峰。著名高峰自北而南有南湖大山(3 740米)、中央尖山(3 703米)、合歡山(介壽山3 416米)、奇萊主山北峰(3 605米)、馬博拉斯山(3 805米)、、秀姑巒山(3 860米)、大水窟山(3 770米)、北大武山(3 090米)等。自此再向南,山勢逐漸降低,至恒春半島降為低山。山地形成於第三紀的喜馬拉雅運動期,東坡多白堊紀前變質雜巖,其餘皆以第三紀黏板巖類為主。中央山地是縱貫全島南北的大分水嶺,東坡諸水流程很短,均入註於太平洋。西坡水流盤繞於寬谷、盆地間,皆入註於臺灣海峽。北段北合歡山冬季積雪深達1.2米,是全省的賞雪、滑雪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