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以南,哥倫比亞以北的美洲大陸中部地區。又稱中亞美利加洲。東臨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是連接南北美洲的陸路橋樑和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戰略要地。總面積52.3萬平方千米。人口3 980.6萬(2005)。地勢狹長,最窄處為巴拿馬地峽,寬僅48千米。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東北部及加勒比海和太平洋沿岸有狹窄平原。分佈有40多座活火山。地震頻繁。地處熱帶緯度,氣溫隨海拔變化而變化。一般中部高地溫度低於沿海地區。山間盆地、谷地氣候溫和,土土壤肥沃,為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地區。河流多而短促,森林廣佈。礦產資源和能源的蘊藏量有限。居民中,印歐混血種人占半數以上,其次為印第安人、白人、黑人。除伯利茲外,其他國傢通用西班牙語。民間亦使用多種印第安語言。古代印第安文明發祥地,其最北端的尤卡坦半島是古瑪雅文化中心。16世紀起,先後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宣告獨立。5國曾於1823年組成中美洲聯邦,1839年聯邦解體。1903年,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獨立。1981年,此地區唯一的英屬殖民地伯利茲宣告獨立。20世紀60~80年代,多國陷入內亂,時為世界“熱點”地區之一。除巴拿馬依靠運河航運、金融服務、自由貿易區外,其餘6國經濟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十分薄弱。19世紀起,該地區以生產、出口香蕉、咖啡為經濟支柱,香蕉生產和出口量占世界重要地位。20世紀80年代以來,“客戶工業”在洪都拉斯等國突起,旅遊業亦有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