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在燕國、趙國形成並延續至今的地域文化。現代又稱河北文化

  源頭為燕文化和趙文化。周武王滅商後,封黃帝後裔於薊(今北京城區西南),又封召公奭於燕,二者俱屬姬姓之國。後來薊國日微,燕國日盛,燕國便兼併薊國,“薊名遂絕”。春秋時期,燕國稱北燕,以薊為首府;戰國時稱燕國,都於薊。燕昭王時期,以薊城為中心形成瞭一個都市圈雛形,南有燕中都燕下都燕易都,北有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治所。它們既是燕國境內區域性的行政中心,又是薊城周圍的輔助性城鎮。這個體系使燕山南北、長城內外統為一體。戰國時期的燕國是北方大國,轄地數千裡,士卒數十萬,曾為戰國七雄之一。一度占領趙國的中山之地,幾乎滅掉齊國。但很快由盛轉衰,公元前222年,被秦滅亡。燕國自周初至戰國末延續800餘年,形成瞭具有自身特點的燕文化趙國始自公元前453年的三傢分晉。最初,活動范圍限於今山西中部。公元前386年遷都邯鄲(今屬河北),活動中心轉移至今河北南部。曾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2年,被秦滅亡。200多年間趙國形成瞭趙文化

  自周初以來,長期活動在燕、趙兩地的是北方各少數民族和不斷遷徙而來的華夏族,故燕文化和趙文化都是華夏族與北方各民族文化接觸與融合的結晶,具有較濃厚的混合特征和邊緣特征。由於受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即便是到瞭戰國時期,燕文化中仍保留有濃厚的原始韻味,據史載燕地“賓客相過,以婦侍宿,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在中原戰國諸國中,燕國地處最北邊,為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相交的邊緣地帶,也是兩者爭鬥的前沿。為防止遊牧民族內犯,燕國曾修築長城來抵禦,燕長城也因此成為燕文化所具有的邊緣性的象征之一。趙武靈王教民“胡服騎射”,是趙文化邊緣性的具體體現。由於邊地多胡馬金戈的侵擾,長期的抵禦、抗爭,使得燕趙民眾多具有俠士的精神和喜好射箭,自古名將多出燕趙;“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歌謠,“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說法,使得燕文化蒙上許多好氣任俠、豪放悲壯的色彩。燕趙之地西漢設幽州刺史部,東漢時成為鮮卑族的活動區域,宋代以後漢文化中心大規模南移,燕趙之地成瞭邊塞之地。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燕趙之地一躍而為首都和京畿重地,使農耕經濟和商品經濟發展起來。因此,由燕趙文化發展而來的河北文化以農耕文化為主,與古代燕趙文化時畜牧業發達很不相同。

戰國金銀錯狩獵紋鏡上的騎士搏虎圖像

  

推薦書目

 張京華. 燕趙文化. 2版. 沈陽: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