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工作者的群眾性學術團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宗旨是促進物理學發展和普及。主要任務是: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活躍學術思想,促進學科發展,促進物理學人才培養;編輯出版學會學術刊物;大力普及物理知識,捍衛科學尊嚴,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推廣先進技術,開展青少年活動,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民間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發展同國外的物理學團體和物理學工作者的友好交往;對國傢重要的科學技術政策和有關重大的科技項目進行決策諮詢,提出建議;反映物理學工作者者的意見和要求,維護其合法權益;促進中國物理教學的改進與提高;表彰獎勵優秀物理學工作者;興辦符合中國物理學會宗旨的社會公益性事業。

  中國物理學會成立於1932年8月。包括各省、市、自治區地方物理學會31個,下屬的各分會、專業委員會27個,設有學術交流、科普、出版、物理教學、物理名詞、咨詢6個工作委員會及辦公室。2004年有個人會員近4萬人,團體會員64個,理事107名,常務理事25人。

  中國物理學會及其分支機構主辦的刊物共22種。學會和分支機構每年舉行50多次學術會議及若幹次前沿領域報告會,設立瞭胡剛復、饒毓泰、葉企孫、吳有訓、王淦昌物理獎,1986~2001年組織參加瞭16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共獲金牌48枚,銀牌19枚,銅牌9枚,表揚獎兩個。每年組織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1984年10月8日學會被接納加入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聯合會(IUPAP),從1984~1999年學會共參加瞭IUPAP六屆代表大會。1993~1999年3月周光召任該大會副主席,1999年3月楊國楨當選為該大會副主席,每屆中國有十多位物理學傢任專業委員會委員。1990年8月學會作為發起學會之一創建瞭亞太物理學會聯合會(AAPPS)。學會已派代表參加瞭八屆亞太地區物理學會議。1997年8月學會理事長陳佳洱當選為AAPPS主席。學會還與海外華人物理學會、香港物理學會建立瞭聯系,並與美國物理學會和英國物理學會建立瞭交流與合作關系。通過學會之間的交往,加強瞭國際合作,進一步提高瞭學會在國際物理學界的地位。

  從1932年中國物理學會成立時起,物理學傢李書華、葉企孫、吳有訓、嚴濟慈、周培源、錢三強、黃昆、馮端、陳佳洱、楊國楨先後擔任會長(前期)或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