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9月4日,日本為早日結束中國內地戰事而統一組建的侵華陸軍部隊。9月1日,歐洲大戰爆發。4日,日本決定乘英、法、美、蘇等國無力東顧之機,撤銷南京原華中派遣軍司令部,另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以促進所謂“新中央政府”的建立。中國派遣軍初以西尾壽造為總司令官,板垣征四郎為總參謀長,下轄華北方面軍所屬各軍,華北、華中空軍,以及由影佐禎昭、川本芳太郎、和知鷹二、山本募分別任機關長的梅、竹、蘭、菊4個政治誘降降機關,約85萬人。後依次改任畑俊六、岡村寧次為總司令官,後宮淳、松井太久郎、小林淺三郎等為總參謀長。1940年3月30日,中國派遣軍促成南京汪偽“中央政府”的建立。但企圖以“又打又拉”的方式逼迫重慶國民政府接受“全面和平”、結束戰事的目的始終未能如願。10月,中國派遣軍決定暫停誘蔣議和活動,轉而全力從事封鎖國際援華通道、局部正面進攻和鞏固占領區的作戰。自1941年起,先後發動瞭切斷香港—韶關公路運輸線、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線的作戰,打擊國民黨軍隊的豫南、錦江(鄱陽)、中條山、長沙、浙贛線、鄂西、常德、豫湘桂戰役,以消滅華中新四軍、華北八路軍為目的的“清鄉運動”與“治安強化運動”。1945年3、4月,太平洋戰爭逼近日本本土,為牽制盟軍攻勢,又相繼發動瞭老河口、芷江作戰,但均以失敗告終。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9月9日,岡村寧次以在南京投降簽字儀式上簽名蓋章的方式,為中國派遣軍的侵華歷史寫瞭最後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