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革命傢、思想傢孫中山的認識論學說。他在1917~1919年所撰的《建國方略》中《心理建設》(又名《孫文學說》)部分提出並作瞭系統闡發。“知難行易”說是孫中山針對民主革命的需要提出的。辛亥革命後,對建設富強中國問題,革命黨人認識很不一致。孫中山擬訂瞭建國計畫,但是,革命黨人對革命及其方略“信仰不篤,奉行不力”,以致革命成果被人竊取。因此,必須把思想建設提到革命的首位。孫中山總結瞭自己多年從事革命事業的經驗和教訓,認識到中國傳統的“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舊說不但不能激勵人們的進取精神,反而助長一種畏難茍安的心理。他認為這正是中國近代之所以積弱衰敗,革命事業不能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為瞭破除這種舊的傳統觀念,鼓舞人們的革命勇氣,他提出瞭相反的命題:“行之非艱,而知之惟艱。”他用達爾文進化論的觀點,把人類的認識過程分為三個時期:“第一由草昧進文明,為不知而行之時期;第二由文明再進文明,為行而後知之時期;第三自然科學發明而後,為知而後行之時期。”針對“知易行難”之說,明確提出“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之而後乃能知之”的論斷,這比傳統的知行觀無疑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他還用近代實證科學方法,列舉飲食、用錢、作文、建屋、造船、築城、開河、電學、化學、進化等十事作為論據,說明人們在求得某一種科學知識以前,早就在那裡實際地行動瞭。他肯定從行動到認識,再由認識指導行動的過程,否定瞭“不可知論”。

  孫中山強調“凡真知特識,必從科學而來也”,強調科學知識和革命理論對於行的指導意義。他認為“知與不知”乃是革命建設事業成敗的關鍵。他以美國革命和日本維新為例,認為隻要有瞭“真知”的指導,毅然打破“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迷信,努力以赴,就不難取得革命事業的勝利。

  孫中山的知難行易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知”與“行”的辯證關系,同時,它將近代自然科學理論與方法引入傳統的知行觀,使其完成瞭向近代形態轉變的過程。知難行易說有著思想解放的作用,強調“知之惟艱”,突出瞭革命理論對革命行動的指導意義,為後來革命政策和行動計劃的制訂和實施做瞭必要的思想準備;強調“行易”,可以激勵人民的革命意志,將革命和建設繼續推向前進。孫中山雖重視“行”的意義,認為先行而後知,但他又提出“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的知行分任說,從而割裂瞭知和行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