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關中地區的大型引涇灌區。秦代鄭國渠和漢代白渠的合稱,近代陝西涇惠渠的前身。秦王政元年(前246)韓國水工鄭國主持興建鄭國渠,十幾年後完工。

秦代鄭國渠和西漢白渠位置圖

  從秦王政元年開始,鄭國來到秦國承擔修建引涇灌渠工程。派水工幫助秦國興建水利,是韓國的疲秦之計,想用引誘秦國興建大型水利工程的辦法,使其將人力財物都用於水利工程,以致精疲力竭,最後自動放棄吞並六國的計劃。工程修瞭近10年尚未完工。秦國內議論紛紛,認為鄭國大興水利,目的在於勞民傷財,拖住秦國東伐!鄭國也承認並申辯:“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秦大臣認定一切來秦的人,都是為本國的利益搞挑撥離間的,一致要求秦王下逐客令。後來楚國人李斯撰寫著名的《諫逐客書》,促使秦王取消瞭“逐客令”。

  逐客事件平息之後,引涇工程仍由鄭國主持。隨著全長三百餘裡的引涇灌渠和相應的配套工程勝利竣工,幹旱多堿的渭北大地,從此得到瞭河水澆灌。引涇灌區的廣大群眾,為紀念這位給百姓送來雨露的能工巧匠,把這條渠稱作“鄭國渠”。

  幹渠西起涇陽,引涇水向東,下遊入洛水,全長300餘裡,灌溉面積號稱400萬畝(1畝=666.7平方米)。由於涇水含有大量肥沃的淤泥,灌溉時還可改良鹽堿地,故使產量提高到每畝一鐘(六石四鬥)。鄭國渠的建成直接支持瞭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鄭國渠的作用時說:“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西漢太始二年(前95)趙中大夫白公建議增建新渠,引涇水東行,至櫟陽(今西安市閻良區東南)註於渭水,名白渠。幹渠長200裡,灌溉面積45萬畝。此後灌區稱鄭白渠。唐代的鄭白渠有三條幹渠,即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又稱三白渠。灌區范圍主要分佈於今石川河以西。唐初鄭白渠灌田1萬多頃,後來由於大量建造水磨,灌溉面積減少到6 200頃。當時鄭白渠的管理制度在《水部式》中有專門條款。因涇水河床不斷下切,後代曾多次將引水渠口上移。由於渠口引水困難,灌溉面積一再縮小。至清乾隆二年(1737)將引涇渠口封閉,專引泉水灌溉,改稱龍洞渠。灌溉面積7萬多畝,至清末更減少到2萬多畝。直到1932年涇惠渠初步建成,引涇灌溉又得到恢復和進一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