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耶穌會在中國創辦的大學。建校時間為1903年3月1日,校址在上海徐傢匯。初名震旦學院,定宗旨為“便益本國學生,不必遠涉重洋留學歐美,而得歐美普通及高等程度之教育”。始由發起人馬相伯主持校務。所定學科,為語文、象數、格物、致知四門。語文仍分習英、法、德諸現代語以應世用。學校各部事務,由學生自行管理。1904年耶穌會另派法籍神父南從周為總教習,盡改辦學方針,馬相伯憤而辭職,學生生亦相繼離校。震旦於此停辦。1905年8月復校,規定為兩年制。1908年遷盧傢灣呂班路上課,分文、理兩個專科。1914年改為六年制,分設法政文學、算術工程、博物醫學三個專科。附設有預科及特別班,預科三年,特別班一年。1927年震旦學生參加收回教育權運動,被學校當局開除,上海政府即將吳淞中國公學劃出一部分校舍收容,震旦大學仍繼續辦理。1932年經教育部核準立案,設置法、文、理工、醫四個學院。此外,還另設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學校董事會董事大部分為法國人。學生來源多為徐匯公學及各地天主教會辦的學校畢業生。每逢大考,中法政府各派代表監試,文憑由中國政府與法國駐京使署蓋印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將震旦大學各院系分別歸並上海市各有關高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