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一部分或全部表現的不隨意的、但相對有節律性的振動性運動。疲勞後可出現生理性震顫。病理性震顫,分靜止性震顫、位置性和活動性震顫、意向性震顫和特發性震顫。①靜止性震顫在安靜狀態下出現,在震顫肌肉進行隨意收縮時,震顫轉移或消失,在睡眠時亦消失,由促動肌和拮抗肌交替的節律性收縮引起,震顫節律約為3~7次/秒。多發生於肢體遠端,其代表疾患為帕金森氏病。②位置性和活動性震顫指身體處於某一位置(如雙上臂向前方平舉))時出現震顫;或肢體活動時(如寫字、持物等)出現震顫,也是以肢體遠端為著,其節律為7~11次/秒,見於中腦結合臂病變。在用藥(如腎上腺素、苯丙胺等),甲狀腺中毒,焦慮後的震顫也是活動性震顫。③意向性震顫是作有目的的活動時出現的震顫,並且越接近目的地震顫越增強,如令病人用手指指自己的鼻尖時,手指越接近鼻尖則震顫的振幅越大,此為小腦病變的特征性表現,也可見於多發性硬化、肝豆狀核變性及苯妥英鈉中毒。④特發性震顫傢族性震顫老年性震顫,是一種單癥狀疾病。發病年齡晚,有明顯的傢族性,主要表現在頭、手部震顫,面部較少。震顫節律快於靜止性震顫。運動時出現,靜止時消失。不伴有其他部位系統疾病,極個別病人可能發生帕金森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