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導彈部隊戰役軍團為達成戰爭的局部或全局性目的而進行的戰役。按目的和使用武器性質分為核突擊戰役核反擊戰役常規導彈突擊戰役;按使用兵力的規模分為導彈基地群戰役導彈基地戰役常規導彈旅群戰役等。核突擊戰役或核反擊戰役既可以獨立實施,也可以與其他軍種的核力量聯合實施;常規導彈突擊戰役通常在聯合戰役中實實施,有時也可以獨立實施。

  產生與發展 隨著戰略導彈的出現和戰略導彈部隊的建立而產生、發展起來的。在蘇聯稱為戰略火箭軍戰役,美國、英國和法國雖然還沒有使用戰略導彈部隊戰役的概念,但都十分重視對戰略導彈部隊作戰運用問題的研究。美國提出瞭戰略導彈部隊作戰運用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方法,並建立瞭戰略目標聯合計劃參謀部,負責擬制戰略襲擊部隊的統一計劃。中國實行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堅持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立場,隻有在對方對中國使用瞭核武器之後,才實施核反擊戰役。

  特點 核導彈、常規導彈兼備,戰略性強,特別是實施核突擊戰役和核反擊戰役,不僅是重大軍事問題,而且是重大政治問題,關系戰爭全局,須實行高度集中統一指揮。戰役目的、規模、時機、打擊目標、作戰樣式等重大問題,都由統帥部決定。其強大的火力可直接達成戰略或戰役目的,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在核條件或核威脅條件下作戰,精神壓力大,必須具有堅定的意志和戰鬥精神。戰場廣闊,作戰陣地和部署分散,指揮協同困難。武器裝備技術復雜,戰役準備時間長、要求高。戰役防衛作戰和信息作戰貫穿於戰役全過程。因此,實施戰略導彈部隊戰役,必須周密計劃,精心組織;爭取主動,趨利避害;集中火力,適時而有重點地打擊;機動靈活,出其不意;密切協同,主動配合;隱蔽偽裝,嚴密防護;全面保障,提高生存能力。

  實施過程 一般分為戰役準備、戰役實施和戰役結束三個階段。戰役準備,主要依靠平時的充分準備,使戰略導彈部隊處於高度戒備和隨時遂行戰役作戰準備狀態,臨戰前隻需快速補充完善,即能完成戰役準備。戰役實施,嚴格按照統一計劃,協調一致地分批次實施核突擊或常規導彈突擊,直至完成戰役任務,達成戰略、戰役目的。戰役結束,進行戰役總結,恢復作戰能力,為爾後隨時遂行戰役任務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