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自治州。位於自治區西部,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蒙古4國接壤。面積269 502平方千米,人口248萬(2010)。有漢、維吾爾、回、蒙古、錫伯、柯爾克孜等40多個民族。自治州府駐伊寧市,距烏魯木齊695千米。轄奎屯市、伊寧市、伊寧縣、尼勒克縣、新源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察佈查爾錫伯自治縣、霍城縣,塔城市、烏蘇市、和佈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額敏縣、裕民縣、托裏縣、沙灣縣,阿勒泰市、青河縣、富蘊縣、福海縣、吉木乃縣、佈林爾津縣、哈巴河縣。漢文帝後元四年(公元前160)由甘肅河西走廊遷入的烏孫人在伊犁建立烏孫國。後元五年臣服於漢朝,屬西域都護府管轄。6世紀中葉西突厥設牙帳於伊犁,後歸於唐。西遼建立後,伊犁臣服於西遼。元朝時為察合臺汗國。清代設伊犁將軍,統轄天山南北及中亞一帶。阿勒泰地區直隸中央。民國時設伊犁、塔城、阿勒泰專區。1954年成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形有高山、山間平原和河谷谷地,北部有阿勒泰山,中都有塔爾巴哈臺山,南部是天山西段的科古琴山、阿拉喀爾山、哈爾克山、那拉提山。主要河流有伊犁河、額爾齊斯河、烏倫古河、額敏河。年平均氣溫伊犁8~9℃,塔城7~8℃,阿勒泰0~4℃。平均年降水量伊犁地區262.6毫米,塔城地區291.6毫米,阿勒泰地區180.8毫米。地勢越高降水越多,屬中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主要礦藏有石油、金、銅、鐵、煤、鹽、鉻、寶石。工業有毛紡、煤炭、制革、冶金、卷煙、電力、建材、化工、制糖、制藥、糧油加工。農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棉花、油料作物、甜菜、豆類作物、瓜果、蔬菜。畜牧業主要牧養羊、牛、馬、駱駝。有天然草場、森林近100萬公頃。伊犁馬、新疆細毛羊、阿勒泰寶石馳名全國。有亞歐大陸橋的北亞鐵路和206、217、218、312國道,伊寧、塔城、阿勒泰、富蘊4個機場有飛機航班直通烏魯木齊。高等學校有伊犁師范學院、伊犁職業技術學院等。文物古跡和紀念地有烏孫古墓、古代巖畫、奴拉賽古銅礦遺址、突厥石人、夏特古城遺址、阿力麻裡古城遺址、吐虎魯克麻紮、格登山紀功碑、伊犁將軍府(見圖)、“魔鬼”城、蝴蝶溝、喀納斯湖、三區革命烈士陵園、林則徐紀念館等。

伊犁將軍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