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支那古國。即占婆補羅(“補羅”梵語意為城)。簡譯為占婆,或為占波瞻波占不勞占八蘸八,皆為對其音的異譯。位於中南半島東南沿海地帶,今越南中部及南部部分地區。該國故地原為中國漢代所置日南郡象林縣。192年(一說137年),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連(亦作達或逵,又稱釋利摩羅)殺縣令,自稱王,在此建國。中中國史籍《三國志》稱之為林邑(象林邑簡稱),《大唐西域記》稱摩訶瞻波,《南海內歸傳》稱臨邑,《新唐書》稱占婆,唐至德年間(756~758)至唐末改稱環王,五代稱占城。該國居民多為占人,語言屬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以航海捕魚和海上中轉貿易為業,信仰印度教、佛教,采用種姓制,實行君主專制,為印度教化王國。立國初年,與中國封建王朝建有朝貢貿易關系,但多次與隸屬中國的交州郡縣發生邊境戰爭。公元3世紀末以後,國勢日盛,疆域擴大,北起今越南義靜省的橫山隘,南至富慶省之大嶺,東瀕南海,西界老撾、柬埔寨。王都因陀羅補羅(今越南茶蕎)。10世紀中葉越南封建國傢建立後,向南擴張,侵犯占城,劫掠其王都。982年,越南前黎朝國王黎桓攻陷占城王都,占城被迫遷都佛逝。1360~1390年,占城勢力轉盛,國王制蓬峨屢敗越軍,攻陷越京升龍(河內)。1390年制蓬峨陣亡,占城國勢衰落。15世紀後越南後黎朝大舉南侵,占城退縮至今潘朗、潘切一帶。1693年,被越南阮朝吞並。

越南占城古塔遺址(建於1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