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特有的一種符號系統。當作用於人與人的關係的時候,它是表達相互反應的仲介;當作用於人和客觀世界的關係的時候,它是認知事物的工具;當作用於文化的時候,它是文化資訊的載體。

  語言的特點 動物如蜜蜂、金絲雀、黑猩猩等都各有其信號系統,但是比之人類語言有如下不同:

  動物的鳴叫或體勢,是一個不可分離的連續體。人類語言可以分離出音位和詞。動物的呼叫叫聲限於幾個或幾十個,它的信號系統是封閉性的。人的語言系統是開放性的,可以按一定規則把音位和詞組合起來,生成無限的句子。動物的信號主要以直接刺激為條件,人類的語言能對即將來臨的刺激作出反應。動物所得的經驗,不能傳給後代。人類因為有語言,可以把信息傳到遠方和後代。知識的積累,文化的形成,是有瞭語言才可能的。

  人類語言有4個特點:①可分離性;②可組織性;③理智性;④可繼承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可分離性和理智性。沒有可分離體,就沒有可能按規則組成大大小小的語言單位。沒有人的理智,就不可能既有應用規則,又有選擇符號的自由,使語言成為一個開放性的、能表示各種思想感情的符號系統。

  在語言這個符號系統中,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系受規則制約,可以用兩條軸線來說明:一條代表組合關系,另一條代表聚合關系。

  組合關系 “這小姑娘有她的辦法”這個句子運用瞭三條組合規則:①“這小姑娘”與“她的”在數的范疇上互相照應(不能改說“她們的”)。②“有”是及物動詞,後面要有賓語(“她的辦法”不能省去)。③“有辦法”隻能是人,不能是物,“這小姑娘”作為主語,在語義上符合這個要求(不能說“這抽象性有她的辦法”)。組合體現瞭語言的規則性。

  聚合關系 例如下面這三個句子: 甲 乙 丙 這小姑娘 有 她的辦法。 張永華 提出瞭 自己的方案。 我傢那孩子 想出瞭 一個主意。

  “這小姑娘”可以被“張永華”、“我傢那孩子”代替;“有”可以被“提出瞭”、“想出瞭”代替;“她的辦法”可以被“自己的方案”、“一個主意”代替。這裡甲、乙、丙三組中的幾個單位,彼此間有聚合關系。選擇哪一個,主要由語義決定,不由語法決定,因此與組合關系不同。聚合體現瞭語言成分的可替代性和可選擇性。

  語言的功能 可以從三方面考察。

  人與人的關系 語言既為社會交際的需要,又是傳輸信息的工具。民主、法制、教育的實施有賴於語言作為中介,科學的傳佈有賴於通過語言獲得信息並進行處理。

  人與世界的關系 語言是認知世界的工具。語言中的實詞(表示方位、時間、數量、性別、年齡、品質等)是人對事物的分類,虛詞(已經、再、被、和、可是、如果等)是人給事物過程和事物關系加上的標記。語言又是藝術地描寫世界的中介。蘇東坡的詩“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用藝術手法表現出非凡的想象,富有感染力,不同於認知世界的客觀描寫。

  人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人是文化的創造者和保持者;他認知世界,描寫世界,並利用語言(包括口頭的和書面的)把經驗儲存下來。

  語言的發生 早期人類學傢認為:隨著人類的進化,發音器官逐漸完善,清晰的語言成為可能。隨著復雜工具的發明,出現瞭群體勞動,也出現瞭用語言指揮群體勞動的社會現象。隨著火的發明,部落增多,部落之間的信息交流促進瞭語言的發展。

  現代人類學傢認為:一切生物都有某種心智,心智大體上可以分4個階段:①簡單反射階段,如射向眼睛的光線逐漸增強,瞳孔就逐漸收縮,這不受意志的影響。②條件反射階段。I.P.巴甫洛夫的著名實驗表明,不用具體事物(食物),隻用符號(鈴聲),也能使狗流出唾液,其條件是過去每次給食時都有鈴聲伴隨。③工具階段,如黑猩猩的手夠不著香蕉,能用棍子把香蕉打下來,表明對外部世界有瞭一定的控制能力。④符號階段,即使用語言符號對外部世界進行控制,這隻有人才能做到。經過精心訓練的黑猩猩,隻能使用幾個語言符號,隻有人才能夠用有限的符號表達無限的思想,治理外部世界。人類是什麼時候進入第4階段的呢?據出土化石推測,人類進化過程如下:①手巧的人,即能使用工具的人,生存於180萬~240萬年前;②直立的人,生存於30萬~150萬年前;③智慧的人,從30萬~10萬年前開始。考古學傢從後者的墓地裡發現巨獸的骨化石,推測那時已有群體獵捕,需要語言來進行指揮,這個時候的人開始有瞭語言。不過,這個問題今天還在探索中。

  語言的模式 如同化學有分子模式,數學有方程式一樣,語言學也有它的結構模式。語言學傢之使用模式,是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語言的一種努力。古典語言學(又稱語文學)沒有明確地提出模式,但是後人可以根據他們的研究,構擬出一種模式。

  中國古典詞匯學的模式 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公元100)為代表。

  目標:語言文字教育;解釋語言文字的起源,辨明古字形義,糾正當時文字書寫的謬誤。

  研究重點:字形的解釋,字音的考訂,字義的註釋。

  模式:

  希臘古典語法學模式 以希臘狄奧尼修斯·特拉克斯的《語法藝術》(約公元前100)為代表。

  目標:語言教育,以古代詩人和文章傢作品為規范。

  教育項目:朗讀;語調;標點;字母;音節:長音節,短音節,普通音節;詞的定義,句子的定義;詞類:名詞,動詞,動詞變位;分詞,冠詞,介詞,副詞,連詞,代名詞等。

  模式:

  從以上可以看出中西古典語言學的不同:中國重識字,重語源;希臘重朗讀,重詞類識別。語言文字不同,產生瞭不同的語言學傳統。

  索緒爾的組合與聚合模式 現代語言學的語言系統觀念的確立,首先應歸功於瑞士語言學傢F.de索緒爾。索緒爾的組合和聚合觀念,形象地說明瞭語言的系統性。用圖形表示:如以x、y、z代表句子的主要成分,那麼x→y→z是組合關系,x1x2、…、xn是聚合關系。

  索緒爾這一理論不僅適用於語法,也適用於語音和詞匯。從1916年開始,經過50年的時間,他的理論終於得到後代學者越來越深的理解和越來越廣的應用。

  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模式 美國語言學傢N.喬姆斯基這一理論在1957年提出的時候,曾被認為是語言學界的革命。喬姆斯基認為,人能說出那麼多的各不相同的句子,句子的生成性是語言最大的特點,語言學傢的首要任務是解釋這一奇妙而復雜的生成現象。為此,他創造瞭句子的“基礎部分”的概念。由基礎進入基層結構,經過轉換,表現為表層結構,即話語。他曾多次修改自己的理論。1982年他所擬的圖式如下:

  韓禮德社會語言學模式 英國語言學傢韓禮德認為喬姆斯基所研究的對象是一個隻在對語法學傢說話的人,不是在社會裡和一般人說話的人。喬姆斯基在書房裡研究語言,隻看重句子的語法性,但語言在社會上使用,還必須考慮句子的可接受性。喬姆斯基所研究的是擬想的人,韓禮德所研究的是實在的人。喬姆斯基所追求的是一個規則體系,以說明人的心智在語言中的活動;韓禮德把語言當作語義的蘊藏,目的在於分析這一蘊藏如何表現為語言。他研究的既是社會裡的人,他的模式就不可能不是二元的,即以社會結構為一方,以語言系統為另一方。韓禮德的語言模式(1978,經過簡化)可以圖示如下。

  兩個模式相比,可以看出,喬姆斯基的模式抽象、單純,能夠解釋句子的生成性;韓禮德的模式說明瞭語言的社會性,但社會由多種因素構成,不易理出頭緒。在韓禮德看來,喬姆斯基避繁就簡,“是哲學上簡化主義的表現”。喬姆斯基則認為,社會語言學僅是羅列現象,缺乏解釋力。

韓禮德的語言模式

  美國W.佈賴特的文化模式 這一模式不像韓禮德那樣以社會為一方,以語言為另一方。它以語言行為為語言之一翼,而以語言內容為語言之另一翼,目的在說明語言和文化的關系。

  佈賴特模式中的

把語言分為個人的言語和社會的語言,這與索緒爾的學說相同,但模式表明兩者是互相滲透的,立論比索緒爾完整。 語言內容,分為個人談到的萬事萬物和社會共享的文化結構,縱線說明互為影響,橫線與殊性的個人言語及共性的社會語言相當。 說明社會共享的文化結構與共性的社會語言以多種渠道相互影響。這一模式說明言語和語言、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有可取之處。

  現代語言學傢從不同的語言觀出發,提出不同的語言模式。註重語言內部關系的學者以深探自許,註重語言外部關系的學者以實地調查見功夫。這兩方面的研究仍在發展。

  

推薦書目

 LENNEBERG E H.Biological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New York: Wiley, 1967.

 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CHOMSKY N.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 Pisa Lecture.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