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足綱芋螺科(Conidae)動物的統稱。又稱雞心螺。殼形變化少,一般為圓錐形,或紡錘形;螺旋部低,也有較高者,體螺層高大。貝殼中等到大,多不超過100毫米,但也有個別種殼高可達200毫米。殼皮通常較薄,淡黃色,有時厚,呈褐色;殼面光滑,也有細的螺旋紋,有美麗色彩的斑紋。殼口長(約等於體螺層的長度)而狹,內外唇近平行;外唇平而薄,無齒,殼軸短(約占內唇長度的1/3)而平,沒有褶襞。厴小,角質,卵圓形到長的的爪形,不能完全掩蓋殼口,核位於頂端。眼位於觸角頂部外側。齒舌與毒腺和導管相連;緣齒特別狹長,魚矛形,末端尖的鉤狀,能夠射出。多數種類雌雄異體,卵子產於鞘內。此科大多數種類是熱帶性種類,其分佈與珊瑚礁密切相關。世界上約有300種,中國有70餘種,其分佈北限在東海,南海常見的有織錦芋螺(見圖)、線紋芋螺。芋螺都是食肉動物,能夠把帶有毒液的齒舌的齒射中其他動物使其中毒而取食之,這種毒液毒性很強,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在珊瑚礁采集時應特別註意。

織錦芋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