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關隘。西漢武帝時置,位於河西走廊西端,因地處西域玉石東輸中原的要道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市西北小方盤城,遺跡尚完好,版築,四方形,北、西兩面有門,每面長30米,高約10米。20世紀初以來,多次在遺址或附近發現漢代簡牘,其中不少記有“玉門關”字樣,為遺址是古玉門關的有力佐證。一說原在甘肅玉門市西北赤金堡附近,武帝太初二年(前103)李廣利遠征大宛(今烏茲別克斯坦費爾幹納盆地一帶)後始西遷今址。是是當時中原與西域的分界,關以東即為內地,所以東漢班超任西域都護三十多年後,年老要求退休時說:“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它與西南的陽關(故址在今敦煌市西南古董灘)同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出玉門關的為北道,出陽關的為南道。

漢代玉門關遺址

  漢、晉以後,由於自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伊吾(今新疆哈密)道日益重要,關址在隋代時已東移至常樂縣(今甘肅瓜州縣東南鎖陽城)境,約今甘肅瓜州縣東的雙塔堡附近,而舊關漸廢。唐代著名高僧玄奘經過的玉門關就是東遷後的關。

  由於玉門關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往往成為古代詩人吟詠的對象,如唐代王之渙千古名句《出塞》詩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關為邊塞的象征,不必拘泥於是指漢或唐玉門關。宋以後,與西方的陸路交通逐漸衰落,玉門關隨之失去其重要的地位。明代嘉峪關代替瞭玉門關通往西域的門戶。清代全國空前統一,河西走廊已無設關的必要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