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轄地級市。位於自治區東南部,南流江中上遊。東南鄰接廣東省。轄玉州區、容縣、陸川縣、博白縣、興業縣,代管北流市。面積12 839平方千米。人口549萬(2010)。有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近100萬。市人民政府駐玉州區。秦置桂林郡,西漢元鼎六年(前111)改為鬱林郡,唐改鬱林州。清雍正三年(1725)改為鬱林直隸廳>。1913年改為鬱江道。1949年設鬱林專區。1971年改玉林地區。1983年撤銷玉林縣設玉林市(縣級)。1997年撤銷玉林地區和縣級玉林市,設立地級玉林市。市境屬桂東南丘陵盆地,以丘陵為主,次為山地和平原。河流有72條,主要有南流江、北流江、龍洲河等。土壤為紅壤和赤紅壤。市境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平均年降水量1 650毫米。歷史上未出現過大旱大澇的年景。礦產有高嶺土、石灰巖、螢石、鐵、鈦鐵、硫磺、金、銀等,高嶺土蓄量占廣西第一。地熱資源和礦泉豐富。玉林是廣西主要糧食和水果生產基地。農作物有水稻、荔枝、龍眼、沙田柚、香蕉、菠蘿、金橘、木瓜等。特產有參茸雞、荔枝酒、大頭蒜、毛尖茶等。建立以機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藥、糖紙、化工、卷煙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培植瞭一批在國內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企業。鄉鎮企業高速高效發展,是玉林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點。玉林市工業品、服裝市場、中藥材市場聞名全國。黎湛鐵路斜貫市境,銜接湘桂鐵路和湛江港。國道324線,玉欽、玉湛公路和南寧至廣州的高速公路橫貫玉林市境。興建瞭玉林至北海、石南、容縣,北流至寶圩,馬路圩至陸川等高級公路。名勝古跡有水月巖、萬花樓、寒山寺、石嶷山、龍泉洞、天門關、“灪林石”、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舊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