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的一對重要範疇。“有”指具體存在的事物,亦稱為實有;“無”指無形無象的虛無。有無這對範疇由老子首先提出,兩者的具體含義在老子哲學中有所不同:①有無用以說明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作為天地萬物的本始,道不可名,故稱之為無;作為一切事物生髮的根源,道並不是虛空,故稱之為有。②有無用以說明具體事物的存在形態。“有無相生”,“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裏的有無,相當於虛實。虛實結合為中國繪畫及戲曲的基本法則,也是中國意境理論的基礎。老子之之後,莊子進一步認為有無都隻具有相對性,應當以無可無不可的態度對待一切。魏晉時期,有無范疇成為當時哲學的核心范疇,先後出現瞭以王弼為代表的“貴無論”和以裴逪為代表的“崇有論”。東晉的僧肇著《不真空論》,提出非有非無說,認為萬物雖不真實,但並非不存在,而是有非實有,無非實無。北宋張載提出“太虛即氣”,認為氣聚而有形,散而無形,“知太虛即氣,則無無”。明清之際,王夫之進一步認為無是相對於有而言的,沒有有也就無所謂無,而無必有待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