鮭形目銀魚科(Salangidae)魚類的統稱。小型經濟魚類。分佈於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及俄羅斯薩哈林島(庫頁島)。

  體細長,略呈圓筒形,後部稍側扁。頭平扁。吻尖或短鈍。兩頜具齒,犁骨、齶骨及舌上常具齒。體無鱗,僅雄性個體臀鰭上方具鱗。背鰭1個,位於臀鰭前方或部分與之相對。脂鰭小。雄魚臀鰭中部鰭條略彎曲呈波浪狀,胸鰭一般尖長。計有16種,中國產15種,常見的有3種:①太湖新銀魚(Neeosalanx taihuensis)。吻短鈍,個體較小(大者體長70毫米)。分佈於長江及淮河中、下遊湖泊,也見於長江口。②大銀魚(Protosalanxhyalocranius)。又稱才魚,吻尖,呈三角形,體長可達200毫米。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沿海和從遼寧到浙江沿海一帶河川以及江淮中、下遊湖泊,朝鮮和越南亦有記錄。③前頜間銀魚(Hemisalanx prognathus,見圖)。又稱面丈魚面條魚。吻圓鈍,前上頜骨寬,延長成鈍三角形前突,體長可達140毫米。分佈於鴨綠江口至浙江的沿海及河口地帶,也見於朝鮮半島沿海。

前頜間銀魚

  銀魚為中上層魚類。攝食浮遊動物、仔魚和小蝦等。多於春季繁殖,也有在秋、冬季繁殖的。卵沉性。卵徑約一毫米。成熟卵表面大部分被黏絲包纏,卵受精後黏絲從卵的一端遊離,並借此使卵黏附和漂浮於水底,以保持良好的發育條件。銀魚為多次產卵魚類。產卵後親魚瘦弱,不久死亡。壽命僅一年。

  中國太湖新銀魚有春(3~5月)、秋(9~11月)產卵的兩個生態群。當水溫為16~23℃時,受精卵約經4天孵化。春孵仔魚至秋季平均體長可達53毫米,秋孵仔魚至翌春平均體長可達47毫米。大銀魚主要在1~2月產卵。當水溫為4~9℃時,受精卵約經30天孵化。仔魚經3~4個月的生長,平均體長可達50毫米。前頜間銀魚平時生活在近海。每年春季到河口地區繁殖,魚苗入海肥育,至翌春又回溯河口地區產卵。

  上述3種銀魚以天然捕撈為主,尤以太湖所產最為名優。太湖新銀魚已引種到中國其他一些湖泊、水庫,如雲南滇池,取得瞭一定效果,但產量不穩定。捕撈多用挑網、艫網和銀魚網。銀魚供鮮食或制成魚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