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高麗王朝天臺宗的代表人物。與智訥並稱為高麗佛教“雙璧”。高麗第十一代王子文宗第四子。本名王煦。11歲出傢,師從景德國師爛圓學《華嚴經》,13歲被封為“祐世僧統”。北宋元豐八年(1085)來中國,在慧因寺從淨源學華嚴宗教義,在天竺寺從慈辯、從諫學天臺宗教義,從元昭學律宗戒律,還學習瞭禪宗和梵學等。翌年攜佛典經書1 000多卷歸國,開創瞭海東天臺宗。奏請在興王寺設置“教藏主監”。他從中國和日本購入大量佛典典,並收集朝鮮歷代名僧元曉、義湘、大賢、圓測、諦觀等人的著作達4 740多卷,逐一進行註釋、校對、補遺和整理刊印,世稱“義天《續藏經》”。義天著書頗多,但現在隻存《大覺國師文集》23卷、《大覺國師外集》13卷、《圓宗文類》及《新編諸宗教藏總錄》。

  在佛教教義上,義天主張教禪並重,教觀兼修,既批評禪宗離教而論禪,又批評教宗舍觀而學經,認為禪宗與教宗應當統一。但他主要接受瞭“法華宗”的“圓融三諦”說。在他看來,事物皆因緣和合而生,沒有自己的規定性,即“無自性”。可以把事物的本質看成是“空”的,但事物除瞭本質以外還有現象,又不能說是“空”,而是“有”,不過是由“心”所變現的影像,實際上是虛幻的,是不真實的,是“假有”。“空”、“假”兩諦都不能反映事物本體,隻能反映事物某一側面的片面認識。隻有佛教最高的智慧即“中諦”,才能認識絕對真理即事物的本體。在他看來,“中諦”處“空”、“假”之間,不偏於任何一邊,把宇宙萬物看成非真非假、亦真亦假,即空、假、中的統一,是三諦相互包容、互不妨礙,稱“圓融三諦”。義天的“圓融三諦”說,是建立在天臺宗“一念三千”的理論基礎上的,他以“心”為世界的本源,認為“此心其體清凈,其用自在,其相平等,不分而分,雖說三義,聖凡一體,依正不二,迷之則煩惱生死,悟之則菩提涅槃,推之於心,則為心也,推之於物,則為物也”。意思是說,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隻不過是一念之心的作用,是心所產生的假相。

  義天作為佛教思想傢,在東方各國特別是在中、朝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以及對朝鮮語言、文化和印刷事業的發展方面作出瞭貢獻。在《釋氏稽古略》卷四和《釋門正統》卷八中有關於義天事跡的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