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大行星運行的由碎小物體構成的天體環。因反射太陽光而發光,故也稱光環。1610年發明瞭天文望遠鏡後,發現土星周圍有由多重同心環組成的薄環系。直到1977年的300多年間,土星是已知的唯一擁有環系帶環行星(見圖)。

土星光環的近景(太空美術畫)

  1977年發生一次天王星掩恒星的天象。柯伊伯機載天文臺,以及一些地基光學/紅外望遠鏡,同時發現天王星也有光環。1986年“旅行者”2號行星際探測器在天王星近處觀測到由至少10條環帶組成的環系。1979年“旅行者”1號行星際探測器在飛掠木星時,發現由亮環、暗環和塵環組成的環系。木星的又窄又薄的光環反射的太陽光十分微弱,地球上甚至用現有的最大型光學望遠鏡也難以看到它。1984年在一次海王星掩恒星的過程中,地基望遠鏡發現有海王星光環存在的跡象,1989年“旅行者”2號飛掠時,證實海王星確有由五條環系組成的光環。至此可認為擁有環系是太陽系的類木行星的共同特征,行星環或許也在銀河系內的外星類木行星周圍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