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蟲目鼴科(Talpidae)動物的統稱。約17屬42種。分佈於歐、亞和北美。在北美始見於漸新世中期,在歐洲始見於始新世,在亞洲僅見於近代。中國有9屬17種,東部地區常見麝鼴鼠,在西南地區種類較多。絕大多數營地下生活,形如圓筒,耳、眼均不明顯,頸部不分明,肢短,4足十分發達,頭尖,吻部尖長。北美的星鼻鼴鼠的鼻端具裸露的肉質突起,如同“觸枝”。有些種類體形與鼩鼱類近似。一般覆毛極其其細密,似天鵝絨,無毛向,適於在洞道中進退。臼齒具發達的齒尖。鼴鼠絕大多數挖洞道營穴居生活,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靠近地表,在地表可見土層有脊狀隆起。一種離地表較深,在地表無脊狀隆起,但可發現由洞道內推出的土形成的小土堆。平時孤棲,但幾個鼴鼠可共用一個巨大而復雜的洞道系統,終年晝夜活動,無冬眠。取食地下的蠕蟲、昆蟲幼蟲、各類無脊椎動物等,少數兼食植物。半水棲者以水生昆蟲、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小魚為食。在地下築巢產仔,年產1~2胎,每胎1~7仔。鼴鼠有強烈氣味,可能以此自衛。鼴鼠毛皮光澤細潔,在美國曾一度時興。

歐洲鼴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