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自主的、有節律的眼球擺動。按眼震方向有水準型、垂直型、斜向型、旋轉型或混合型。按震顫幅度和速度,分擺動型與衝動型。前者自中央向兩側擺動,其擺動的幅度和速度大致相等,多因眼部疾病而致。後者有快相、慢相的差別,即一個方向為慢相,眼球緩慢地轉向某一側後,突然呈跳動樣轉向相反方向,形成快相,通常以快相方向表示眼球震顫方向,快相為代償性恢復註視位的運動。

  患者有跳視(自覺周圍物體向某一方向移動)和視視力減低,視物不清,有反射性眩暈、惡心和嘔吐;耳性者常因頭暈不能站立;腦幹病變眼震患者可伴有空間錯覺(如自覺地板向上浮起);而顳葉病變眼震患者則視物變形。客觀檢查可見患者有傾倒或過指現象,表明病變位於前庭或小腦及其附近處。若有植物神經系統征候,如出汗、面色蒼白、血壓降低等則指示病變影響腦幹。身體其他部分的震顫如“點頭”,多見於先天性嬰兒點頭痙攣、礦工性眼球震顫等,軟顎震顫見於腦幹病變的患者。體位異常也有助於診斷,如礦工患有眼球震顫者常有仰頭上視。

  眼震僅為一種臨床癥狀,對各類型的眼球震顫,需針對病因,進行有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