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朝劉宋文學傢。字延年。祖籍瑯邪臨沂(今屬山東)。義熙十二年(416),劉裕北伐,顏延之奉劉裕命至洛陽,寫下成名作《北使洛》、《還至梁城作》2詩。永初三年(422),劉裕病篤,徐羨之、傅亮等用事,遷劉義真南豫州。少帝即位次年,顏延之出為始安太守。過尋陽,與陶淵明酣飲致醉,頗相契合。經屈原投水處,為刺史張劭作《祭屈原文》。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徐羨之、傅亮等被誅,顏延之被征還京城,授中書侍郎,又領步兵校尉。元嘉十一年,為劉湛湛之譖,出為永嘉太守。顏延之憤恨而作《五君詠》,這是他的代表作。元嘉十九年重建國子學,3年後,顏延之任國子祭酒。陸澄《與王儉書》載:“元嘉建學之始,玄、弼(指鄭玄、王弼)兩立。逮顏延之為祭酒,黜鄭置王,意在貴玄,事成敗儒。”說明顏延之的思想與傳統的儒傢體系尚有區別。此外,他也信奉佛教,和一些著名的僧人來往。可見,儒、釋、道三傢之說,都在顏延之的思想中打下烙印。這在南朝文士當中也是常見的現象。顏延之的文章在當時及後世都曾產生過重要影響。從現存作品看,文學成就主要在辭賦及散文創作方面。《赭白馬賦》,作於元嘉十八年。收在《文選》中而成為顏延之的辭賦代表作之一。明代張溥輯存世作品為《顏光祿集》,收在《漢魏六朝百三傢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