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薰衣草屬一種,多年生芳香小灌木。從花序中提取的薰衣草油作香料用。古羅馬時代已有利用薰衣草的記載。16世紀末,在法國南部首先栽培。世界主產國為法國、俄羅斯、保加利亞、義大利和匈牙利。中國在1952年引入。

薰衣草植株、花和小堅果

  株高30~60厘米,多分枝。葉對生,淡灰綠色,狹長,邊緣卷曲。穗狀花序,花淡紫色至深紫色,每輪有小花10~14朵,在萼片的縫線有小腺體(見圖)。原產於地中海一帶。栽培種為薰衣草與寬葉薰衣草(L.latifolia)的雜種。需充足的陽光,冬喜溫濕,夏畏澇熱,適栽於壤土和砂礫土。異花授粉。宜選擇優良的無性系,用扦插、壓條或分株法繁殖。註意防治食葉害蟲。花期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收下花朵並盡快加工。得油率1.5%。

  薰衣草油的主要成分為乙酸芳樟酯和芳樟醇。決定香氣的成分為薰衣草醇和乙酸薰衣草酯。主要用於香水、香皂工業。醫藥學上用作興奮祛風劑和藥物矯味劑,還可用作瓷器描繪時的調色劑,又是優良的蜜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