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西北部河流。舊名朱木拿河。出自梵語,古有約巴雷斯約馬雷斯迪阿莫納等名,實際是同一名字的不同音轉;據印度古代神話,原來是太陽神蘇裏亞的女兒的名字,另說意為“孿生”,與恒河相提並論而言。中國典籍早有著錄,《水經註》作蒲那河,《大唐西域記》作閻牟那河。恒河南岸(右岸)重要支流,又是恒河最長的支流。源自自北方邦西北部海拔6 316米的本德爾本傑山西南坡。在格爾西亞以下與西源通斯河相匯,繼續南下,進入旁遮普平原與恒河平原天然分野地區。東西兩側均有稠密的灌渠網,由亞穆納河水引水灌溉。自格爾納爾以下轉東南行,大致和恒河呈並肩奔流態勢。過阿格拉後,河身彎曲度加大。在安拉阿巴德附近匯入恒河,全長約1 380千米。支流多在中、下遊右岸,重要支流有昌巴爾河信德河、貝德瓦河和根河等。河水易隨季節大漲大落。沿岸有德裡、馬圖拉、阿格拉、埃達沃等城市。流域內多名勝古跡。德裡以下可通航。

自亞穆納河遠眺泰姬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