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基督教東部四大教會之一,也是現代希臘正教會系統中最古老的自主教會之一。亞歷山大裏亞(今埃及亞歷山大城)曾是古代世界重要的文化中心和國際都會,東西方文化交會之地,據說聖馬可在此建立教會,因此該教會在地中海東部地區具有重要的地位,成為非洲東北部最大的基督教中心。5世紀時,由於基督論中關於基督神人二性的教義之爭,分裂為正統派一性論派。前者接受卡爾西頓信經,仍屬該教會;後者不接受該公會議的基督論教義,因在禮禮儀中使用科普特語,故稱科普特教會。7世紀後,亞歷山大裡亞被穆斯林占領,正教徒日益減少,該教會大為萎縮。16世紀後,埃及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征服,該教會先屬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轄,後取得自主地位。19世紀奧斯曼帝國衰落後,不少希臘和敘利亞的正教徒曾移居埃及,20世紀後,該教會在東北非和南非建立瞭教區。其首腦稱號為亞歷山大裡亞和全非牧首。下設聖主教公會和若幹委員會。信徒中希臘人居多,亦有阿拉伯人、黑人和其他民族,儀式使用希臘語和阿拉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