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中供船舶安全停泊和進行過駁作業的水域。又稱錨泊地、泊地。作為錨地的水域要求水深適當,底質為泥質或砂質,有足夠的錨位(停泊一艘船所需的位置),不妨礙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

  種類 海港中的錨地分為港外錨地和港內錨地。港外錨地設在港外,供船舶在進港前停泊等待引航或接受海關、邊防檢查以及檢疫等用。在有天然掩護條件的港外錨地可進行部分減載的過駁作業,使吃水較深的船舶能夠進入水深不足的港池池。港內錨地一般設在有掩護的水域,主要供船舶等候靠泊碼頭或進行水上過駁作業用。停泊在港內錨地的大船如遇臺風,一般駛到開闊的港外錨地去應付臺風。

  河港一般隻設供駁船隊編解和進行水上過駁或供船舶待泊用的錨地。河港的水上裝卸作業錨地通常靠近碼頭作業區,不占用主航道或影響碼頭裝卸和船舶靠離碼頭作業用的水域,同橋梁、閘壩、水底管線保持一定距離。如果受客觀條件限制,一個錨地不能滿足船舶全年使用要求,可根據需要分別設置枯水期、中水期、洪水期錨地。

  停泊方式 船舶在錨地的停泊方式有兩種。一是船舶自行拋錨停泊,在港外錨地一般采用此種方式;二是系纜停泊,即船舶系纜於浮筒(有單浮筒、雙浮筒、多浮筒)或系船樁墩等,在港內錨地多采用此種方式。

  面積 錨地內每個錨位的面積同船舶停泊方式有關。①拋單錨停泊時,錨位面積為以船長與錨鏈長之和為半徑的圓面積。在水底底質良好、風和潮流平常的情況下,錨鏈長度一般規定為水深的4~7倍;底質不好時,錨鏈要加長。②拋雙艏錨停泊時,錨位面積為以船長加45米為半徑的圓面積。③單浮筒系泊時,錨位面積為以船長加25米為半徑的圓面積。④雙浮筒艏艉系泊時,錨位面積為以船長加50米和二分之一船長為邊長的長方形面積。風暴天氣時視風的大小加長錨鏈長度。上述數值是指船舶停泊時所需面積,不包括操縱船舶所需面積。錨地內如有多個錨位,錨位間要留有適當間距,以便於船舶進出和調頭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