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0年代初期研製成功的多用途探空火箭。1960年2月19日發射成功第1枚T-7試驗探空火箭。1963~1968年間共發射17枚,主要用於氣象、生物和新技術試驗研究。

  T-7氣象火箭 由固體助推器和液體主火箭組成。1963~1965年間先後發射10枚。助推器直徑0.46米,主火箭直徑0.45米。火箭全長10.32米,重1145公斤。頭部裝有鎢絲溫度計、熱絲氣壓計和空盒盒氣壓計,用以測量60公裡以下的大氣溫度和壓力。火箭從測風艙內彈出鋅絲彈和銅絲彈,由地面雷達跟蹤金屬絲雲,分別測量60~50公裡、50~38公裡高度范圍的風值。箭頭和箭體在彈道頂點分離後分別用降落傘回收。主火箭推進劑采用自燃推進劑,以硝酸作氧化劑,苯胺和糖醇的混合液作燃料。發射裝置有兩種形式:直導軌發射裝置和螺旋導軌發射裝置。首批發射的兩枚火箭全都灌滿推進劑,能把85公斤重的箭頭送到125公裡高度;其餘8枚均灌註75%容量的推進劑,能將92~108公斤重的箭頭送到約70公裡高空。

  T-7A(S)生物火箭 1964年7月至1966年7月發射瞭3枚以大白鼠為主要試驗對象的T-7A(S1)生物火箭和2枚以狗為主的T-7A(S2)生物火箭。火箭的頭部根據生物試驗的要求分別重新設計。T-7A(S1)型的箭頭重122公斤,由密封生物艙、遙測艙和回收艙組成。生物艙的下段裝有2隻被固定的大白鼠、2隻可自由活動的大白鼠和4隻小白鼠,還有12支生物試管,內裝果蠅、須酶等。上段裝有攝影系統。3枚生物火箭的飛行高度為60~70公裡。箭頭由降落傘系統回收,大、小白鼠均活著返回地面。T-7A(S2)型的箭頭重170公斤,直徑增大至0.6米,由密封生物艙和回收艙等組成。生物艙上段裝有磁記錄器,下段裝有攝影系統、生命保障系統和實驗生物(狗和其他生物)。火箭飛行高度約70公裡,雄狗“小豹”和雌狗“珊珊”乘降落傘安全返回地面。

T-7探空火箭發射

  T-7A(Y)新技術試驗火箭 1968年連續發射2枚,完成人造衛星儀器性能試驗、固體火箭發動機高空點火試驗和其他試驗。最大飛行高度達311公裡。高空點火試驗的火箭為三級無控制火箭,是在T-7A二級火箭基礎上增加第三級固體火箭。為瞭使末級火箭點火時姿態保持穩定,在第二級火箭熄火和分離後,裝在末級火箭上的兩臺小固體火箭點火工作,使末級火箭獲得足夠的自旋速度。(見彩圖)

小狗上天前的振動試驗

T-7A(S)生物火箭

“和平”6號氣象火箭

T-7探空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