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水利事業傢。1911年6月18日生於山東省文登縣。1935~1937年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肄業。解放初期任中原臨時政府水利部長,中南軍政委員會水利部副部長,1950~1982年任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主任。11972年兼任葛洲壩工程技術委員會主任、水利部顧問。他是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1949年冬,林一山受命籌組長江水利委員會。由於長江防洪形勢嚴峻,他首先提出三階段的發展方略。第一階段以培修加固堤防為主;第二階段在堤防的基礎上,興建平原分蓄洪工程,包括荊江分洪、杜傢臺分洪工程等;第三階段結合興利修建山谷水庫,調節洪水、控制洪水,逐步減輕分蓄洪任務,並積極組織實施。1954年長江大水後,遵照中央指示,他組織領導瞭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劃的工作,並在國務院有關部門和長江流域有關省市協作配合下,於1985年完成瞭《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要點報告》,提出瞭治理開發長江的總體規劃方案,及利用長江水資源解決華北、西北缺水問題的南水北調工程等。

  在流域規劃提出後,林一山根據中央及有關各省的要求,一方面進行重要支流的規劃,同時對部分重點工程組織進一步研究,促其盡快實施。包括漢江的丹江口、鴨河口、石泉,烏江的烏江渡,贛江的萬安,清江的隔河巖等水利樞紐和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的一些重點樞紐及荊江、太湖等工程,並積極進行三峽工程的前期工作。他主持葛洲壩工程技術委員會工作時,對有關工程建設的許多重大技術問題,組織研究予以解決。為瞭促進三峽工程及其他大體積混凝土壩的建設,他建議在陸水建試驗壩,研究預制混凝土塊安裝的施工方法及其他有關大壩建設的問題。他積極組織泥沙運動規律的研究、河床與水流運動關系的研究,均取得瞭許多成果。

  林一山著有《河流辯證法與葛洲壩工程》,另有論文多篇,散見於《中國水利》、《人民長江》等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