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鐵路運輸企業的經濟活動和經營成果,利用會計所特有的各種方法,連續地、系統地以貨幣形式進行核算和監督。會計所特有的方法包括設置帳戶、複式記帳、填制和審核憑證、財產清查、計算成本、編制決算等。

  任務 正確地反映、嚴密地監督、全面地分析鐵路運輸企業的資金運動,藉以加強計畫管理,加強經濟核算,貫徹節約原則,提高經濟效益,保護鐵路財產,並為經濟預測和經濟決策提供條件。

  內容 主要包括:貨幣資金核算、勞動工資核算、材料核算、燃料核算、固定資產核算、低值易耗品核算、運輸進款核算、運輸收入核算、運輸支出核算、運輸成本核算、財務成果核算、會計報表的編制和分析、審計、會計制度設計。

  特點 鐵路運輸生產與一般工業生產不同,沒有脫離生產過程而獨立存在的產成品。因此,鐵路會計把生產帳戶和銷售帳戶合並,分設運輸支出和運輸收入兩個帳戶。運輸支出帳戶既是反映運輸生產消費的帳戶,又是反映銷售支出的帳戶。運輸收入帳戶則是反映銷售收入的帳戶。

  在中國,各鐵路局核收的運輸進款,並不就是它們完成運輸工作所應得的運輸收入。運輸進款由鐵道部集中,然後在各鐵路局之間按照它們所做運輸工作的數量進行分配,從而形成各鐵路局的運輸收入。運輸進款在集中、分配以前,各鐵路局要單獨管理,專戶存儲,及時上繳。運輸進款核算是鐵路會計的又一特點。它反映運輸進款的核收、存儲、解繳這一過程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除貨幣資金(銀行存款、在途款)的增減變動以外,主要反映鐵路局與鐵道部之間、鐵路局內部以及鐵路運輸企業與其他企業(或個人)之間的結算關系。鐵路會計設置單獨的運輸進款科目,進行專門核算。

  鐵路局內部的鐵路分局和基層站段都是獨立會計單位,實行分級核算,從而必須設置反映上下級之間關於資金轉撥、完成工作量結算、利潤解繳等經濟業務的帳戶。各單位分別計算運輸支出,反映財產變動,根據各自完成的工作量清算指標和單價,計算應得收入,考核財務成果。這也是中國鐵路會計的特點。

  報表 鐵路會計報表主要有:財務狀況表(又稱資金平衡表)、固定資金和固定資產表、流動資金表、專用基金表、運輸支出表、大修支出表、更新改造支出表、運輸成本表、利潤表、營業外支出表以及單獨的運輸進款報表。

  分析和檢查 鐵路運輸企業對會計報表要進行分析,各級審計機構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事項要進行各種形式的檢查,借以確定挖掘潛力的措施,促使企業降低運輸成本,有效利用各項資金,提高經濟效益,嚴格遵守財經紀律,維護國傢和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