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義大利南部維蘇威火山東南麓,西元79年被火山噴發物掩埋。城市被毀時人口約25000,是手工業和商業發達的海港,又是羅馬貴族和富人的避暑地。龐培城原以古希臘建築為主,西元前80年被羅馬征服後,開始羅馬化。西元63年大地震後重建時,古羅馬建築的因素更強,所以它的城市、建築和壁畫等都兼有希臘和羅馬的特色。1748年開始發掘,獲得大量關於古羅馬城市建築、壁畫、傢俱、日用品等資料,推動瞭18世紀末、19世紀初歐洲建築的古典復興潮流。龐培式的室內裝修盛行一時。

  城呈橢圓形,東西長約1200米,南北寬約700米,城墻周圈約3014米。南北向和東西向各有兩條或三條幹道貫穿全城。重要的宗教建築和公共建築物在城的南部,西端為中心廣場,向東有浴場、露天劇場、室內劇場、體育場。東端是角鬥場。中心廣場呈長方形,長122米、寬38米,縱軸指向維蘇威火山主峰;北端立朱比特廟,其餘三面為市場、廟宇、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行會大廈、市政機構等。建造時間不一,無統一規劃,後來在這些建築前面建造瞭雙層柱廊,形成整體。角鬥場可容15000觀眾,表演區和前排座位低於地面,挖出的土墊高後排座位,仍有希臘遺意;外圍一半由城墻作擋土墻,另一半用石塊砌成帶連續券的擋土墻。觀眾席用石材鋪裝,這是古羅馬最早的石築角鬥場(見羅馬角鬥場)。

  住宅的典型形制為前部是羅馬式的明堂,後部是希臘式的圍柱院落。一般為單層,少數住宅局部二層。許多住宅內部有大理石柱廊、壁畫、鑲嵌地面、精致的傢具和大量雕像。外觀比較封閉,但主要街道上的住宅,底層往往設商店、作坊、酒肆等,第二層臨街居室設陽臺。整個城市顯得親切、樸素而寧靜。(見彩圖)

龐培城廢墟中住宅遺址

  龐培城主要街道兩側有人行道。近十字路口處,街中心設一列步石,使車輛降低速度,並便於行人過街。路口附近有公用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