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動物門(Mollusca)雙殼綱(Bivalvia)異柱目(Anisomyaria) 扇貝科(Pectinidae)貝類的統稱。又名乾貝蛤。因殼形似扇而得名。閉殼肌特別肥大,肉質細嫩鮮美,除鮮食外,還供製造罐頭,其幹製品稱“乾貝”,是著名的海珍品。貝殼可作牡蠣等的採苗器,也可製作工藝品。扇貝是重要的海洋捕撈和養殖貝類,日本、美國和加拿大是主要生產國傢。

  特徵 殼高自數釐米至220多厘米不等。貝殼扇形或圓形,兩殼同等或不等。常以右殼在下,左殼在上,用足絲附著在外物上生活。右殼較平,左殼較凸,殼頂前、後有殼耳,同形或不同形。殼面常有發達的放射肋。有的種類肋上生有鱗片突起。鉸合部直,其外緣具薄的外韌帶,內韌帶發達,略呈三角形,位於鉸合部中央的1個韌帶槽中,外套膜展開,邊緣有很多發達的觸手和眼點。(見彩圖)

扇貝 人民畫報社稿

  經濟種和分佈 扇貝種類很多,隸屬於數個亞科和許多不同的屬,主要分佈於溫帶及熱帶各大陸邊緣淺海,其中產量較大的有:①蝦夷扇貝(Patinopecten yesoensis)。冷水性種,主要產於日本北部沿岸、蘇聯和朝鮮的日本海沿岸。②巨扇貝(Placopecten magellanicus)。溫水性種,是扇貝中最大的種。殼高可達22.5厘米,壽命可達18~20年,分佈於北美大西洋沿岸。③大扇貝(Pecten maximus)。溫水性種,分佈於英吉利海峽及冰島一帶。主產於法國和英國。④海灣扇貝(Argopecten irradians)。暖水性種,分佈於美國大西洋沿岸。⑤皇後扇貝(Chlamys opercularis)。分佈於英格蘭和愛爾蘭。⑥澳洲扇貝(Notovola meridionalis)。溫水性種,分佈於澳大利亞南部、巴士海峽及塔斯馬尼亞一帶。⑦礁扇貝(Hinites multirugosus)。暖水性種。分佈於北美太平洋沿岸,肉柱特別大(重14~15克)。

  中國產的商品扇貝櫛孔扇貝(Chlamys farreri),分佈於黃、渤海,山東半島沿岸,是中國生產幹貝的重要種,也是黃、渤海沿岸的養殖對象。南方的華貴櫛孔扇貝(C.nobilis)是暖水性種,分佈於太平洋西部邊緣淺海,也見於廣東、福建沿岸。此外還有白扇貝(Notovola albicans)分佈於日本北海道南部及九州,朝鮮和黃、渤海。

  生物學特性 扇貝一般生活於幹潮線以下至水深約50米的沿岸海域,以足絲附著於巖礁、石礫、貝殼或其他外物上,有些種類成體期無足絲,以右殼朝下自由生活於海底或以右殼固著於附著基上不再移動。優良的扇貝漁場的底質,一般砂礫質含量達50%以上,泥質含量在25%以下,並含有0.5~1.5%有機碳。潮流是扇貝生活的重要因素。在水流較強場所的扇貝殼口常面向水流方向。當環境不適或遇到海星、紅螺等敵害動物侵襲時,扇貝常會脫掉足絲、遷移位置逃避。當兩殼張開時,海水自殼口腹緣進入外套腔,兩殼閉合時海水便從背緣前後側流出。連續啟閉兩殼可在殼背緣形成噴出水流,使貝體作遊泳狀朝開口的方向前進,遇到適宜的處所便停下伸足分泌足絲重新附著。扇貝為濾食性動物,借助於鰓的濾水作用攝食浮遊單胞藻及有機碎屑等。

  扇貝有些種為雌雄同體(如大扇貝、海灣扇貝等),有些種為雌雄異體(如蝦夷扇貝、櫛孔扇貝等)。卵巢橘紅色,精巢乳白色。雌雄同體時,卵巢位於生殖腺的內側,精巢位於前外緣部位。開始進行生殖的水溫隨種類而異,如蝦夷扇貝為8~8.5℃,櫛孔扇貝為14~15℃,華貴櫛孔扇貝為21℃。櫛孔扇貝在青島沿岸的生殖期為5月中旬至6月以及8月下旬至10月,7月份性腺雖顯著萎縮,但仍含有一定數量的生殖細胞,經一段時間發育後秋季繼續排放,11月後為性腺耗盡期。櫛孔扇貝卵徑70微米左右,在16~21℃條件下從受精卵發育至變態成苗需15~20天。成苗後附著在外物上。平均殼高達2毫米時便開始脫離附著基營底棲生活。5~6月采卵培育的幼苗養至當年底,殼高可達2~3厘米;在筏式養殖條件下,第2年可達6厘米以上。

  增殖與養殖 日本1934年已進行蝦夷扇貝自然采苗;50年代末開始將貝苗在吊籠中養至3厘米以上再投放場地養殖,以提高成活率。1970年創造的采苗袋由於解決瞭稚貝脫落問題而使采苗量成百倍增加。現在主要海區的采苗量穩定在3000億粒以上。養殖筏多安裝在水深15~20米以下,以便避開風浪沖擊,減少附著生物,促進扇貝生長。為防止扇貝脫掉足絲遷移他處,生產中還采用網籠、網包、養殖筒以及將殼耳串起來進行養殖的方法,還有用網將扇貝圈在一定海底范圍的圍欄養殖法等,都能防止扇貝逃逸,但養殖成本因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