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馱載為主的兼用型馬品種。產於中國甘肅山丹馬場,以當地馬與頓河馬雜交育成,隻含1/4的頓河馬血液。1984年經鑒定命名。體質結實,富悍威,對高寒山地適應性強。頭中等大,頸稍斜。鬐甲較長,胸寬深,背腰平直,腰較短,尻較寬而稍斜。四肢堅固,關節強大,肌腱明顯,後肢稍外向,蹄質堅實。毛色以騮為主,黑色次之。母馬平均體尺(釐米):體高138.5,體長142.3,胸圍169.3,管圍17.6。在海拔2800~4000米的祁連山區,平均馱重100千克時行程200公裡,,歷時5天,包括急行、涉水和翻越高山等。騎乘測驗記錄1600米為2分13秒;5000米為8分13秒。對側步1000米為2分11秒。最大挽力達455千克,相當於體重的89%。單馬駕兩輪膠車載重500千克,時速15公裡。遺傳性穩定。(見彩圖)

山丹馬

天山腳下的山丹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