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魚綱鯉形目(Cypriniformes)鯉科(Cyprini-dae)裂腹魚亞科(Schizothoracinae)裸鯉屬。又稱“湟魚”。僅分佈於中國青海湖及其水系,為高原低溫鹽鹼性水域經濟魚類。

  形態 體延長,稍側扁。頭錐形。吻略尖。眼大。口中大,亞下位,弧形。上頜微突。唇後溝中斷,相隔甚遠。無須。咽骨弧形。咽齒2行,3、4-4、3。體裸露,僅臀鰭兩側各具一列大型臀鱗,每側側23~27枚;在胸鰭基部上方具3~4行不規則鱗片。側線平直。背鰭具2~3不分支、6~9分支鰭條,不分支鰭條骨化,後緣具鋸齒。臀鰭具2~3不分支、5分支鰭條;雌魚臀鰭橢圓形,邊緣無缺刻;雄魚臀鰭圓形,邊緣有較深的缺刻,最後二鰭條變硬,末端有倒鉤;尾鰭分叉。腹膜黑色。體背部黃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淺黃色或灰白色,體側有不規則塊狀暗斑。胸鰭、腹鰭、臀鰭和尾鰭均帶淺紅色或淺灰色。

青海湖裸鯉

  生物學特性 喜棲息於灘邊、大石堆間流水緩慢處、深潭或巖縫中。適應性強,在半咸水(青海湖水含鹽量12~13‰)或淡水中均可生活。雜食性,主要攝食藻類、輪蟲、甲殼類、水生昆蟲和小魚。幼魚主要攝食動物性餌料。成魚在產卵洄遊時仍攝食,但攝食量下降。

  雄魚一般體長210~380毫米時性成熟,而雌魚一般體長達300~400毫米才性成熟。繁殖力較低,懷卵量平均僅16000餘粒。每年3月下旬青海湖解凍後魚群便由湖洄遊入河川中產卵,產卵期長達4個月。註入青海湖的佈哈河是主要產卵場,其底質為石礫、卵石或細沙,水清流緩,水深0.1~1.0米。產卵場的雌魚多於雄魚。雄魚以臀鰭在河灘底部泥沙處造成一鍋狀淺窩,雌魚將卵產於其中。產卵量約百餘粒,分數次產完。產後親魚進入較深水中。卵沉性,球形,黃色,微粘,有劇毒。卵徑2.5毫米,在平均水溫15.5℃時,受精卵經130餘小時孵出仔魚。產卵季節過後,親魚便由各河川遊回湖中肥育和越冬。由於青海湖地處高原,水溫低、餌料生物貧乏和生長期短,生長較緩慢。25齡個體體長僅500~600毫米,重約5千克。

  生產 本種是青海湖重要捕撈對象。過去僅在湖水冰封時鑿冰釣捕,產量甚微。20世紀50年代資源逐步得到開發。主要用機動漁船對拖底曳網捕撈,也有使用大拉網近岸作業的。此外,青海湖裸鯉也可作高寒地區和高鹽堿水體的養殖對象,現已移殖至內蒙古黃旗海。

  一般制成魚幹後銷售。生殖腺、腹膜有劇毒,能導致腹瀉、嘔吐以至中毒死亡。故鮮食及幹制品均應去除內臟及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