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形科(Umbelliferae)胡蘿蔔屬二年生草本。以肉質根作蔬菜食用。原產亞洲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西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約在13世紀,胡蘿蔔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並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形態和類型 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於短縮莖上。葉柄細長。主花莖於春夏間間抽出,其後陸續發生第1和第2分枝,頂端各著生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內有種子2粒,果皮與種子密接,通稱的“種子”實為果實。果皮上有鉤刺,使果實彼此粘結,需搓去以利播種。種子千粒重1~1.1克。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肉質根的極大部分由真根發育而來,僅有極少部分為胚軸。食用部分由韌皮部和木質部的薄壁細胞構成,兩者比例因品種而異。韌皮部由於所含的胡蘿卜素較多而纖維較少,其營養價值和食用品質優於木質部。因此,發達的韌皮部是胡蘿卜育種的一個主要目標。

胡蘿卜

  胡蘿卜通常可根據肉質根長度分為短、中、長3類。短根品種根長4~15厘米;中根品種根長15~20厘米;長根品種根長25厘米以上。按肉質根先端的形態,則有銳尖頭和圓鈍頭兩類。另外,還有一種專作飼料用的品種,根特別粗大,色淡黃,肉質粗。栽培種與野生種的染色體數均為2n=18,可以互相雜交。

  栽培 胡蘿卜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但較蘿卜耐熱、耐寒和耐幹燥。為長日照植物。生長適溫15~25℃,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故都在春秋兩季冷涼時節栽培。春季宜選用生長期短、根形小的歐洲生態型品種,於土壤解凍後播種。秋季則任何類型都能適應,但以選用中、長根類型品種為宜。中國多於夏秋播種。由於果皮厚,種皮革質,種子吸水發芽困難,播種前最好浸種或浸種催芽。喜肥沃砂壤土,要求深耕細耙。作基肥的有機肥需充分腐熟,施用均勻,以免發生叉根。播前澆足水,或播種後連續澆水2~3次,以利出苗。撒播或條播均可。因出苗期長,幼苗生長緩慢,易受雜草滋生為害,可用選擇性除草劑防除。定苗時每畝留苗株數1.5~4萬株不等,視品種而定。胡蘿卜生長前期,追肥2~3次。適當控制澆水,以利肉質根伸長;肉質根迅速膨大期,要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春胡蘿卜在播種60~90天後收獲;秋胡蘿卜則一般在播種後100天土壤凍結期前收獲,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可露地越冬。

  用途 胡蘿卜營養豐富。肉質根的色澤主要由所含胡蘿卜素造成,每100克鮮重約含胡蘿卜素2.4~2.9毫克,它在腸道粘膜作用下水解成維生素A,有治療夜盲癥、保護呼吸道和促進兒童生長等功用。此外還含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生食或熟食均可。還可醃制、醬漬、制幹或作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