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地質年代最年青的內陸海。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和非洲大陸之間,為印度洋的地中海。南以曼德海峽與阿拉伯海的亞丁灣相接,北經蘇伊士灣和蘇伊士運河,與大西洋的地中海相連。全長2253公裡,東西最大寬度為306公裡,總面積為45萬平方公裡,平均水深558米,最大水深3039米。1869年開闢瞭蘇伊士運河後,使北歐-北印度洋航線縮短瞭9000公裡,紅海成為直接溝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國際航道。在通常情況下,紅海海水呈藍綠色,有時當紅海束毛藻大量繁盛時,海水便轉變為為紅褐色,故稱“紅海”。

  地質地形 岸濱陸架水深大多淺於50米,且多礁石。紅海沿岸廣泛發育著珊瑚礁,兩岸幾乎全由珊瑚礁形成的曼德海峽,寬僅26~32公裡,水深約150米。海峽中散佈著淺灘、暗礁和小島,以丕林島最大(面積僅13平方公裡)。海峽下部還有一道海檻。這些都限制瞭紅海與亞丁灣的水交換。紅海的中軸線為中央海槽,大部深於1500米。海槽中部出現幾處深邃的“V”形裂谷,為紅海最深的地方。

  海盆是大陸分裂的產物,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之間的裂谷沿海盆軸通過。如將兩側大陸的輪廓線並合在一起,恰能密切嚙合。研究證實,非洲大陸與阿拉伯半島開始分離約在2000萬年前,而在近300~400萬年來,由於海底擴張,紅海兩岸仍以每年2.2厘米的平均速度繼續分離。因此,紅海是地球上最年青的海域,是個未發育成熟的大洋(見圖)。海底沉積物,主要由珊瑚礁和其他鈣質生物碎屑組成,並含有少量由風帶來的陸源物質。

紅海

紅海中央海槽三個“深淵”的海水溫、鹽特征

  自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在裂谷底層水中,發現瞭若幹水溫和鹽度特別高的地點,那裡近底層水溫達34~56°C,鹽度達74~310,比其他深層海水鹽度約高2~9倍(見表)。研究查明,這是由於裂谷擴展時,湧上來的熔巖加熱瞭沿裂隙下滲的海水,而富含溶解鹽類和礦物質的熱水重新上升所至。

  氣候 幹熱的熱帶沙漠氣候,並兼有季風氣候特征。冬半年,北部盛行西北風,南部盛行東南風;夏半年,全海區多東北風,風速為3.4~10.7米/秒。全海區多塵埃,明朗的日子少。月平均氣溫2月最低(北部15.5°C),8月最高(南部32.5°C)。降水多集中於冬季,年平均降水量北部28毫米,南部約127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100毫米。由於無徑流入海,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的水交換也極微。隻是由於從印度洋流入紅海的水量超過紅海流出的水量,才使紅海不致因為強烈的蒸發而幹涸。

  水文特征 紅海為世界上鹽度最高、水溫很高的海域之一,其平均值分別為40.35和22.67°C,月平均水溫以2月最低(18°C),8月最高(35.5°C),年變幅為9~10°C。年平均鹽度北高(>41.0)南低(36.5),年變幅為2.0~2.5。主要水團有:紅海表層水,位於50~100米以淺的水層,溫、鹽度的時空變化較顯著;變性亞丁灣水,分佈於中部以南的次表層,由曼德海峽流入的亞丁灣水變性而成;紅海深層水,隻限於200~2000米的深層,溫、鹽度分佈較均勻,季節變化和逐年變化也很小。

  海流受控於海面的蒸發過程。冬、春季,源於亞丁灣進入紅海的補償流,在盛行東南風的影響下比較發達;夏季,風向相反,該海流隻能在曼德海峽的中層流入。而在紅海表層則出現一支由紅海流向亞丁灣的風海流。在曼德海峽底層還經常有一支從紅海流出的底層密度流。這支高溫、高鹽水體越過曼德海峽後向南擴展,成為印度洋次表層高鹽水的主要源頭。另外,在紅海中還有相當顯著的橫向海流。

  潮汐屬半日潮性質,南北兩端潮汐位相幾乎相反,當南端為高(低)潮時,北端為低(高)潮;潮差不大,南北兩端大潮潮差分別為1.0米和0.6米。潮波由印度洋經曼德海峽傳入,協振潮特征較為典型。

  生物和資源 海洋生物具有印度洋 -太平洋熱帶生物的區系特征。植物種類較少,動物種類頗多,魚類有400餘種,海豚、儒艮、鯊魚和大型龜鱉等均屬常見。初級生產力較低,葉綠素含量為19毫克/米3,約與大西洋的馬尾藻海相當。礦物資源有石油和蒸發鹽礦床,以及在裂谷窪地底層軟泥中新發現的重金屬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