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方古代越人各族的總稱。戰國時稱百越,文獻上亦作百粵、粵; 又言其分佈甚廣,內部“各有種姓”,雜處於南方各地。故此詞應是包括若幹個民族的泛稱,或指一些隨著歷史的發展而有變化的族體。

  來源與分佈 關於越的來源,有的認為與楚有淵源關係,傳說“與楚同姓”,都是“祝融之後”;有的認為是夏禹的後代,等等。隨著考古學文化的發現越來越豐富,學者頗重視從新石器時代文化中去探討越人的來源源。有的學者推斷分佈於中國東南和南方包含印紋陶的諸文化,其創造者應是越或百越的先人。文獻記載商朝的蠻或荊蠻,大概也包括瞭古代越族。甲骨文中已有粵字,它與越族有何關系尚需研究,但商時越族或其先民在中國南方的散佈,已有文獻可證。

  越人分佈的范圍,有的說在江南,有的說自會稽至交趾,有的認為包括中國南方和越南北部地區,有的還認為應包括現在的中南半島諸國。按較通行的研究意見,主要應在今中國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安徽、湖南諸省、區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北部。

  歷代變遷及與中央王朝的關系 春秋晚期至戰國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帶建立強大的越國,共傳8代,歷160多年,向周朝貢,尊周天子為“共主”,周天子也賜以祚命,封為方伯。越國與當時中原國傢會盟,雄視江淮地區,號稱“霸主”。後被楚所滅,從此分散,諸族子爭立,有的稱王,有的稱君,活動於江南沿海一帶,均朝服於楚國。

  戰國後期,除有百越名稱外,還有揚越的名稱,即揚州地區的越族。揚州包括今淮南、長江下遊和嶺南的東部地區,有時又包括整個嶺南地區。所以揚越實際也是戰國以來至秦漢對越人的另一種泛稱。

  秦漢時,泛稱中國南方民族為越族,史稱“北方胡,南方越”。由於歷史的發展和變化,漢初越已逐漸形成幾個較強的部分,即東甌(東海)、閩越、南越、西甌。其族稱、住地和活動史跡、區別更加明顯。東甌在今浙江省南部的溫州一帶;閩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帶;南越在今廣東省境,繼發展到廣西及以南地區;西甌大概分佈在今廣東西部、廣西南部及以南地區;駱(雒)越主要分佈在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北部。這些部分都形成瞭政治中心,都與漢王朝有密切關系,如閩越第一代君主無諸和東海第一代君主搖,都受漢朝封號。南越王趙佗原是河北真定人,秦時為南海郡龍川令,後為南海郡尉,乘秦末之亂,以武力平定瞭桂林、象郡,占有整個嶺南3 郡,建南越國,與漢朝關系有時臣服,有時背叛。西甌似未有統一的政治組織,處於部落分散狀態,被秦征服後屬桂林、象郡,後又被趙佗征服,成為南越的一部分。“駱越”一稱,有人認為西甌與駱越同族異名,有的認為是兩個不同的部族。越族建立的這些政治中心,後來都被漢武帝征服,改為漢朝的郡縣。此後,百越這個名稱不見於史載,越族之名也罕見。

  三國時期,在吳國統治區有山越,分佈於今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與漢族進行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逐漸同化於漢族。隋唐時,山越還偶見於文獻記載,宋以後,即不復出現。

  此外,三國時在今福建北部有“安傢之民”,在今臺灣有“山夷”;隋時在臺灣有“流求土人”,這些都是一部分越族的後裔。

  越、百越這些族稱在文獻上消失,並不是這些古老民族的消失,而是發生瞭變化或被其他族稱所代替。現在中國南方壯侗語族、苗瑤語族各民族以及東南亞一些民族,都與古代越族有一定的淵源關系。

  生活與文化特點 百越具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和生活、文化特點。越語為粘著型,不同於漢語的單音成義,故越語譯成漢語時一字常譯為兩字,如愛為“憐職”,熱為“煦蝦”。有人認為越語與今壯侗語族的語言相似。

  百越的生活、風習也有特點,主要是:斷發文身,契臂為盟,多食海產,巢居,善使舟及水戰,以及善鑄銅器,如青銅劍、銅鐸(大鈴)等。

  

參考書目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百越系》,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百越民族史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1982。

 蒙文通:《越史叢考》,人民出版社,北京,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