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雲南省大理地區白族的盛大街期和傳統集會。每年夏曆三月十五日起在大理城西點蒼山中和峰麓舉行,為期5~7天。三月街的起源與宗教有關。民間相傳觀音菩薩於夏曆三月十五日在中和峰下征服惡鬼羅剎,開闢瞭大理壩子,白族人民便年年相聚,焚香祭祀,逐漸演變成一年一度的街期。故三月街又稱“祭觀音街”、“觀音街”或“觀音市”。另一說在唐代南詔時期 (649~902),大理地區盛行佛教,最初的三月街可能是當地白族先民從事佛事的日子。

大理三月街的文藝活動

  明清時期三月街的情景,有關文籍多有記載。明末地理學傢徐弘祖在《徐霞客遊記》中記述瞭當時的盛況:“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諸彝物亦無不至”,“俱結棚為市,環錯紛紜。其北為馬場,千騎交集,數人騎而馳於中,更隊以覘高下焉。時男女雜沓,交臂不辨,乃遍行場市”。《大理縣志稿》記載:“盛時百貨生易頗大,四方商賈如蜀、贛粵、浙、湘、桂、秦、黔、藏、緬等地,及本省各州縣雲集者殆十萬計,馬騾、藥材、茶市、絲棉、毛料、木植、磁、銅、錫器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亦值數萬。”可見,當時的三月街已成為滇西的民族市場。(見彩圖)

大理白族人民歡度盛大的節日----三月街

  近些年來三月街期更加繁盛,白族及附近的漢、彝、納西、藏、傈僳、回等族人民紛紛盛裝參加,進行物資交流。三月街期間不少青年男女相約談情,並表演傳統的民族文娛體育節目,其中以流傳久遠的賽馬活動最為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