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族名。歷史上主要分佈於中亞、西亞廣大地區,其中一部分曾散居中國西部。西方古典作傢稱之為斯基泰人(一譯西徐亞人),波斯人稱之為塞卡人,中國史地文獻稱之為塞種,亦稱塞人。塞人屬伊朗族,操伊朗語,擅長騎術,遊牧為生。西元前6世紀中葉起,部分隸屬於波斯帝國居魯士二世(西元前558~前529在位)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一世(西元前522~前486在位)在其貝希斯坦摩崖碑銘文中稱居於巴達哈商方面的塞卡人為“良好牧場的塞卡”,稱錫爾河與裡海以北的塞卡人為“尖帽帽塞卡”,稱黑海以北的塞卡人為“大海對岸的塞卡”。這些是塞人比較集中的地區,此外尚有比較分散的地區,如《漢書·西域傳》罽賓國下即述及“塞種分散,往往為數國,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屬皆故塞種也”。

  公元前4世紀末葉,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三世(公元前336~前323在位)東征波斯,波斯阿契美尼德朝滅亡。希臘軍繼續東進,塞人曾頑強抵抗而終被征服(前328)。此後西亞、中亞地區的塞人隸屬於亞歷山大帝國分解後的塞琉西王國以及成立於前250年左右的安息與大夏王國。塞琉西王安蒂奧克三世曾於前209年左右進攻大夏。大夏王因獲得錫爾河以北塞卡人的援助反而成為對塞琉西王的威脅。

  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匈奴冒頓單於進攻居於敦煌、祁連間的月氏,月氏戰敗西走(西遷時間另有兩說:一說為公元前3世紀末;一說為前174~前161匈奴老上單於時),驅逐遊牧於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尖帽塞卡)而占有其地。後者被迫南下,與大夏境內塞人合流。後匈奴老上單於與烏孫合力向居於伊犁河流域的月氏進攻(另說約在公元前139~前129年間),“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乃遠去,過大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都媯水北為王庭”(見《漢書·西域傳》大月氏國下)。媯水即阿姆河,自大月氏南來以後,大夏雖尚保有阿姆河以南的區域,但已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另據希臘歷史兼地理學傢斯特拉博的記載,“奪取大夏”的為來自北方的Asioi,pasianoi,Tokharoi與Sacarauloi4部,時在公元前140年左右。4部中之Tokharoi當即吐火羅人,Sacarauloi無疑系居於錫爾河流域的塞卡人,Asioi可能為月氏或烏孫人,pasianoi無考。中國文獻中並無與此相應的記載。

  稍後,一部分塞人繼續南遷,在今阿富汗西南部於公元前125年左右建立瞭塞卡斯坦(Sakastana)王國,今天的錫斯坦(Sistan)即由此而得名。公元前90年左右,這一部分塞人復向東遷徙,占領瞭印度河下遊流域;繼由馬烏埃斯率領,溯印度河北上,占領瞭在今巴基斯坦西北境的呾叉始羅(Taxila),犍陀羅(Gandhara)等地,時在公元前70年代。此後塞人在貴霜王國於公元1世紀初勃興以前君臨印度西北部,《漢書·西域傳》罽賓國下稱“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賓”即指此而言。罽賓都循鮮城,在今克什米爾境內斯利那加附近。貴霜王國興起後,罽賓作為貴霜的屬國繼續存在,至227年為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的古波斯薩桑王朝所滅。

  塞人因其分佈地區比較遼闊,遂在中亞及西亞曾與其他若幹民族具有血緣聯系,特別是與月氏、烏孫、吐火羅等族的血緣聯系已成為中亞民族關系史上的重要問題。即如《大唐西域記》在覩貨邏(即吐火羅)國故地總述中稱該國故地“東扼蔥嶺。西接波剌斯,南大雪山(即興都庫什山),北據鐵門(今帖爾梅茲以北的佈茲加拉山口),縛芻大河(即阿姆河)中境西流”,由此可知覩貨邏國的疆域恰與月氏南下以前的大夏王國相當;而《新唐書·西域傳》吐火羅國下更明言“大夏即吐火羅也”。但多年以來,東西方中亞史學界恒依據《後漢書·西域傳》大月氏國下關於大夏境內五翕候系月氏所設置的記載將月氏等同於吐火羅,至於近年,大夏即吐火羅說才再次流傳,漸被重視。又塞人曾在較長時期內兼受伊朗與希臘文化的感染,從而在民風物俗、語言學術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自有異於月氏與烏孫的所在;但近年蘇聯考古學傢曾在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諸共和國境內發現瞭大量塞人的遺物與遺跡,因而常將塞族文化與烏孫文化相提並論,合稱塞卡-烏孫文化。與此同時,古代塞人方言已發現於中國新疆西部和田及溫宿境內之吐木休克等地出土的文物上,敦煌莫高窟藏經洞所出文書中也有大量和田-塞語的文獻。和田-塞語至公元11世紀才成為死的語言,目前解讀工作已告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