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及其他一些北方遊牧民族用馬奶製作的一種傳統飲料。早在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兒時代(約10世紀前半葉)即已出現,稱為“額速克”或“忽迷思”。蒙古汗國時代,中外旅行傢對其制法均有記述。據《黑韃事略》載,將馬奶貯於革器,攪撞數日,味微酸,便可飲用。它通常色白而濁,味酸而羶,若延長攪動時間,則色清而味甜。有攪動七、八日以上的。馬奶子可以久存,適於牧民遠出放牧時飲用。據蒙古醫書記載,它有滋補強身、驅寒、舒筋活血、補腎消食、健胃、治療腹瀉及水腫等功能,逐漸形成馬奶奶療法。來訪賓客入帳時,常先在盛馬奶子的革器內攪動數下,表示對主人的敬意。至今,馬奶子仍被蒙古族視為聖潔的飲料。少數地區還舉辦馬奶節,歡慶牧業豐收。

蒙古族居民愛喝馬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