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印度民族之一。約2134.7萬人(1980),分佈在喀拉拉邦境內。絕大部分屬達羅毗荼人種類型。使用馬拉雅蘭語或泰米爾語,屬達羅毗荼語系南方語族。有獨特的圓形體字母。信仰印度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普遍敬奉蛇神。歷史上雅利安人進入喀拉拉地區後,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發生混合,形成馬拉雅蘭人中的婆羅門種姓及部分中間種姓(既非婆羅門,又非首陀羅)。中間種姓在寺廟裏做服務性工作,靠婆羅門施捨度日。其餘的人都屬首陀羅種姓。首陀羅中地位最低的是各種工匠、農民和漁民。此外還還有不可接觸的賤民,他們之中又有高低貴賤之分。約在8世紀末,阿拉伯商人來到喀拉拉定居,同當地婦女婚配,其後裔就是現在姓茂佈萊的穆斯林。其中有些人經營商業或從事政治活動,有錢有勢。公元初年前後,馬拉雅蘭人曾建喀拉拉國,後不斷被切割成土邦。1947年,與國內其他民族一起贏得國傢獨立。1956年建語言邦。馬拉雅蘭人至今仍保持母系社會和大傢族制。絕大部分男女受過教育。喜歡穿潔白的衣服。男纏圍褲,披佈單;女穿紗麗。一般以大米為主食,用竹筒蒸大米椰子飯,或用椰子汁煮大米、幹果、豆飯;窮苦人傢以魚類和薯類為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