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阿勒泰語系 蒙古語族。主要分佈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和黑龍江省齊齊哈爾附近沿嫩江及其支流一帶地方。另外,新疆塔城縣的一些達斡爾族所說的語言和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話很接近。使用人口約9萬。在清代達斡爾族知識份子多用滿文,辛亥革命後普遍使用漢文。可分為佈特哈和齊齊哈爾兩個土語。佈特哈土語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和黑龍江省愛輝、嫩江、訥河、甘南等縣。齊齊哈爾土語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龍江縣、富裕縣和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盟佈特哈旗、阿榮旗等地。在蒙古語族內部,除佈裡亞特語和卡爾梅克語外,達斡爾語是和蒙古語最相近的語言。

  語音 ①有b、p、m、w、f、d、t、s、n、l、r、醥、tʂ、ʂ、ʐ、ʤ、ʧ、∫、j、ɡ、k、x、ŋ23 個單輔音,還有:在單輔音基礎上形成的腭化輔音、唇化輔音。②有14個單元音,即a、o、ə、u、e、i各自的長、短元音及y和舌尖元音ï,還有由單元音組成的8個復合元音。元音和諧已不很嚴整,但大多數詞的陰陽性能夠辨認出來。③從語音史上看,達斡爾語保存瞭現代蒙古語已失落的古代蒙古語的詞首輔音h,讀[x]。如“牛”,古代蒙古語讀〔忽客兒〕,現代達斡爾語讀[xukur],“紅”,古代蒙古語讀〔忽剌安〕,現代達斡爾語讀[xula∶n]。

  語法 詞根有單音節的,也有多音節的。在詞根後加附加成分是構詞的主要手段,在詞幹後加粘附成分是語法變化的主要手段。和同語族的其他語言相比較,達斡爾語在語法上有一些顯著的特點,如:①第一人稱代詞復數有排除式ba∶和包括式bed的區別,並有全部變格形式,蒙古語族其他語言已不存在上述兩套完整的對稱形式,特別是排除式ba∶已無主格形式。②除瞭和指示代詞相同的第三人稱代詞以外,還有一套第三人稱代詞。主格是i∶n“他”、a∶n、“他們”,並有全部變格形式。這一點為構擬原始蒙古語的代詞系統提供瞭重要的依據。③有加在作謂語的動詞或作表語的名詞後的人稱粘附成分,這些成分是與第一、二人稱單、復數5種代詞形式相對應的。人稱粘附成分:-bi∶(-məi/-wəi)“我”,-ba∶(-wa∶)“我們”,-da∶“咱們”,-∫i-∶(-∫)“你”,-ta∶(-to∶)“你們”。④達斡爾語和蒙古語不同,卻和佈裡亞特語、卡爾梅克語相似。

  詞匯 有豐富的反映漁業、狩獵、畜牧和農業等各種生產方式的語詞。有漢語、滿語及鄂溫克語借詞,其中漢語借詞的比例最大。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術語,主要是由漢語借入的。

  

參考書目

 仲素純:《達斡爾語簡志》,民族出版社,北京,1982。

 Samuel E.Martin,Dɑɡur Monɡoliɑn:GrɑmmɑrTextsɑnd Lexicon,Uralic and Altaic Series Indiana Un-iversity Publications,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