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西北部的民族之一。約有7.3萬人(1978),主要分佈在馬利安納群島(包括關島),為密克羅尼西亞人的一支。體質特徵與馬來人相近,文化亦受馬來人的影響。使用查莫羅語,屬南島語系印尼語族。有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創文字。宗教信仰以死者崇拜和祖先崇拜為主,並相信巫術,巫師多為女性。相傳其祖先於4000年前從東南亞陸續遷入。16世紀中葉西班牙入侵時,有十多萬人,社會處在原始公社制解體階段,已分化為上、中、下三個階層,但仍保留母系氏族制的濃厚殘餘。經濟以農農業為主,種植水稻,使用挖掘棒(見掘土棒)、石鋤和貝刀,兼營漁獵和采集。能制陶,善於造船,木船多為雙身,用三角形草席做帆。衣著簡單。喜用龜甲和貝殼作裝飾品,有將牙齒染成黑色的習俗。貴族茅屋比較講究,一般建造在石柱上;平民則住簡陋茅屋,用樹枝樹葉搭蓋而成。查莫羅人一年分為13個陰歷月。航海以星辰確定方位。民間傳說和音樂豐富。1565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查莫羅人奮起反抗。在殖民者歷時30年的血腥征服中,原查莫羅人慘遭屠殺,僅幸存數千人。幸存者後與西班牙人及從菲律賓、墨西哥和鄰島等地遷來的移民逐漸混合,形成現代查莫羅人。固有文化已受各種外來因素的排擠,居民多已改信天主教。1898年美西戰爭後,馬裡亞納群島中的關島被美國占領;其餘島嶼於1899年成為德國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日本委任統治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美國托管地。1975年北馬裡亞納決定在結束托管後,將成為美國的“聯合邦”,現已成立自己的政府(首府設在塞班島),負責管理內部事務。在安全和防務方面,仍受美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