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漢藏語系 壯侗語族 壯傣語支。使用人口約212萬。分佈在貴州省南部,分為3個土語區。臨近南北盤江和與廣西交界的興義、安龍、貞豐、冊亨、望謨、羅甸、獨山、荔波等縣說佈依語的居民區連成一片,是第一土語區。這一區的北面,惠水、都勻、貴定,直到貴陽市郊區,是第二土語區。第一土語區的西北、第二土語區的西面,鎮甯、關嶺、晴隆等縣是第三土語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和雲南省境內,也居住著自稱為佈依的人,他們說的話屬於壯語的北部方言。

  佈依語語是單音節詞居多、有聲調、以詞序和助詞為主要語法手段的語言。除瞭少數復音的單詞以外,每一個由聲母、韻母、聲調組成的單音節都有詞匯意義或詞素意義。基本語序是主語在謂語的前面,賓語在作謂語的動詞的後面。

  語音 ①聲母分為單純、腭化、唇化3類。塞擦音聲母較少,除個別地區外固有詞中不出現送氣音聲母。②韻母由元音或元音和-i、-u、-ɯ、-m、-n、-ŋ、-p、-t、-k等韻尾組成。韻尾前面的元音分長短,大部分地區a、i、u、ɯ4個元音分長短。長a舌位最低,短a舌位稍高,長的i、u、ɯ後面有過渡音ə。除個別地方外,元音e和o沒有長短的對立,根據它們的音長來看,應屬於長元音。第2、3土語e復音化為ia,o復音化為ua,其中的a也是長的。韻尾-k有的地方實際讀音為--ʔ。在長元音後面的-k或-ʔ有的地方已失落。③佈依語有6個舒聲調和2個(或3個、4個)促聲調。按調位的原理,可以把促聲調歸並到調值相同或相近的舒聲調中去。但是某一個促聲調歸並到某一個舒聲調的具體歸法各地並不一致。因此把促聲調獨立出來,便於對方言進行比較研究。習慣上就說某地有8個、9個或10個調,它的性質和漢語的平上去入又分陰陽很相似。

  在把佈依語和同語支的其他語言比較時,可以看到,佈依語的輔音系統中沒有pl-、kl-一類的復輔音聲母。這樣的復輔音,在佈依語有的地方讀為腭化音或舌面音,有的地方失去l,隻剩下l前面的單純輔音。如:

由kl變為ʨ,中間經過瞭kj的階段。鎮寧話的送氣成分是伴隨著聲調產生的。

  佈依語3個土語的差別主要表現在語音上。第二、三土語比第一土語多一個塞擦音ʦo和ʦ相對應的在第一土語是ɕ或s。

  第三土語以鎮寧話的語音特點最為突出,那就是:①聲調有合並現象。別的地方的第3和第4調,在那裡合並為一個(稱為第3調而沒有第4調)。②第3調是高調,在一些詞裡,伴隨著這個高調出現送氣音聲母,如khau3“頭”、kha3“殺”、thai3“哭”、phan3“捏緊”。鎮寧讀第3調、別的地方讀第4調的詞卻不出現送氣音聲母。③有3對摩擦音聲母,根據聲調的不同,讀為清濁兩類。第1、3(一半)、5、7調和清聲母s、h、f同時出現,第2、3(另一半)、6、8調和濁聲母z、ɦ、v同時出現。如:

④別的地方的-m、-ŋ兩個韻尾,鎮寧合並為一個-ŋ,別的地方的-p、-k兩個韻尾,鎮寧合並為一個-k。⑤長短元音的對立減少瞭。i、u、ɯ都不分長短。鎮寧以外的第三土語區內,雖沒有上述第①、③兩個特點,有些地方卻有第②、④兩個特點。第④⑤兩個特點幾乎是整個第三土語區的特點。由於有瞭第三土語,使佈依語在壯侗語族中更顯示瞭自己的特點。

  語法 ①有豐富的量詞。典型的量詞具有3種作用:一是標明事物的類別、性質或可度量性。二是代替它所統攝的名詞,接受形容詞、代詞、性質名詞和動賓結構的修飾。三是作數詞和名詞的中介。名詞、量詞、數詞同時出現時,次序是數詞在前,量詞居中,名詞在後。但數詞deu1“一、某一、每”和其他數詞的位置不同。這是由於它除瞭是數詞以外,還有非確定指示代詞的性質,因此它要和指示代詞 ni4“這”te1“那”的位置相一致,即放在名詞或量詞或量名結構之後。②表明動作的時間或情貌,使用在動詞後加助詞或動詞前加副詞的方法。如kɯn1leu4“吃瞭”,kɯ n1ie5“吃畢”,kɯn1kwa5“吃過”,ha4n1“將要吃”,fi6n1“未吃”。③有一個置於實詞之前的結構助詞 ka∶i5,可以和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動詞、形容詞相結合,如ka∶i5mɯŋ2“你的”,ka∶i5ni4“這個”,ka∶i5n1“吃的”,ka∶i5diŋ1“紅的”。如果不把它看作助詞而看作實詞,就可以叫做被飾代詞。④介詞大都來自動詞。⑤名詞的修飾語除量詞和由“二”以上的數詞同量詞組成的數量詞組在名詞前面外,都在名詞的後面。

  

參考書目

 喻世長:《佈依語調查報告》,科學出版社,北京,1959。